[实用新型]一种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7433.8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峰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淤泥 沉淀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沉淀槽,所述第一沉淀槽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沉淀槽,即设置有两个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槽,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效果较好,所述第二沉淀槽另一侧开口处前后两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高效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结构,即设置有主动淤泥排出桨叶,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工作效率较高,且设置有良好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密封门配合安装结构,实际进行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的封堵工作时,其密封门安装驱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沉淀排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淤泥处理是(suldge treatment)对污泌泥进行处理、固化、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原淤泥(raw sludge):未经淤泥处理的初沉淀淤泥。二沉剩余淤泥或两者的混合淤泥。初沉淤泥(primary sludge):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目前,现有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在于实际使用时,缺乏良好的双级水利站用淤泥沉淀结构,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效果不佳,且缺乏高效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结构,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缺乏良好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密封门配合安装结构,实际进行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的封堵工作时,其密封门安装驱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缺乏良好的双级水利站用淤泥沉淀结构、高效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结构与密封门配合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沉淀槽,所述第一沉淀槽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沉淀槽,即设置有两个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槽,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效果较好,所述第二沉淀槽另一侧开口处前后两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封闭闸门,所述封闭闸门顶部设置有牵引座,即设置有良好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密封门配合安装结构,实际进行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的封堵工作时,其密封门安装驱动方便;
所述第一沉淀槽后侧壁设置有第一淤泥排出桨,所述第二沉淀槽后侧壁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第二淤泥排出桨;
所述箱体顶壁一侧且位于第一沉淀槽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一侧外侧壁拐角处固定连接有配合安装座,所述配合安装座一侧侧壁呈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配合固定件进行整体装置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斗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设置有进料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转动起到进料防堵塞作用,所述第一沉淀槽底部另一侧与第二沉淀槽底部呈倾斜状设置,利于进行淤泥排出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淤泥排出桨上下两侧外侧壁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淤泥排出桨上下两侧外侧壁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桨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高效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结构,即设置有主动淤泥排出桨叶,可转动实现淤泥主动导向排出,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工作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双级水利站用淤泥沉淀结构,即设置有两个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槽,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高效的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结构,即设置有主动淤泥排出桨叶,实际水利站用淤泥沉淀排放工作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峰,未经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7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钻采井口压裂装置
- 下一篇:卸荷梭阀、混动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混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