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扰动结构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6846.4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平;梁新亚;安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扰动 结构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软管扰动结构限位装置,包括硬质管、软管和限位件,其中:硬质管,一端与曝气发生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软管,与硬质管相互连通,且其长度为0.5m‑1m之间;限位件,用以限制软管在以硬质管的轴线所形成的圆柱形的区域内运动,以解决扰动机构的体积大,不易携带和安装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扰动结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410079077.2公开了一种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包括导流罩;设置在导流罩内的潜水泵、文丘里管、吸气管和至少两个气水排管;和设置在导流罩外的控制柜;文丘里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通;吸气管与文丘里管连通,并向上延伸至导流罩外;气水排管与文丘里管的另一端连通,气水排管对称地设置在文丘里管的另一端,并向两侧伸展构成机翼状结构;控制柜与潜水泵通过电缆连接。该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曝气方法,能够根据水动力特性及其动态变化优化调控曝气过程,促使体系中溶解氧水平和缺氧微环境的合理分布,实现内源营养盐的有效控释;
采用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解决底泥扰动悬浮致上覆水浑浊、曝气设备堵塞及噪音的影响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其采用的是通过曝气的方式,改善污泥的水界面的含氧量,可使底泥在局部范围内大量扬起并悬浮在水体中,促使内源污染物的快速释放,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泥水界面的氧含量和缺氧微环境分布这一矛盾平衡来控制内源氮的硝化-反硝化和内源磷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耦合过程。在保持上覆水D0含量一致的条件下,曝气产生的泥水界面扰动对于不同的曝气装置及布置均会有所不同,其直接影响体系中溶解氧水平和缺氧微环境的分布,进而影响内源营养盐的迁移和转化,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曝气,由于其需要对底泥进行局部范围内扬起,因此,往往需要单独设置一机构对底泥进行扰动,而对于水域较深的地方,该扰动机构的体积也相对较大,对于其安装、拆卸以及携带均不方便;
为此,急需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扰动结构限位装置,以解决扰动机构的体积大,不易携带和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扰动结构限位装置,包括硬质管、软管和限位件,其中:
硬质管,一端与曝气发生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软管,与硬质管相互连通,且其长度为0.5m-1m之间;
限位件,用以限制软管在以硬质管的轴线所形成的圆柱形的区域内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件包括圆盘和套筒,其中:
圆盘,硬质管穿过圆盘并与圆盘固定连接;
套筒,与圆盘固定连接,此外,软管设置在套筒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由网栅板的两对边卷折固定形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网栅板设有节点,所述节点设置在套筒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和软管同轴设置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当软管与套筒抵接时,软管的开口位于套筒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硬质管和软管之间采用卡箍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6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光伏装置
- 下一篇:钢栈桥分配梁的锁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