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9031.3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4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蔡贤博;刘云飞;刘萌;张金福;吴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27;F42C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董晨楠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开关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包括测试装夹组件(3),测试装夹组件(3)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2)和待测惯性开关(7),加速度传感器(2)和测试装夹组件(3)连接有测试系统终端(1);所述测试装夹组件(3)包括上盖组件(4)和下托组件(5),加速度传感器(2)固定于下托组件(5),待测惯性开关(7)位于上盖组件(4)和下托组件(5)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经济实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夹装置,特别是一种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弹药硬目标战斗部常采用惯性触发引信起爆战斗部。当战斗部到达目标区域后,引信完成全部解保功能,处于待发状态,需要引信判断战斗部接触到目标,从而给出起爆信号。
惯性开关可感受引战系统撞击目标产生的冲击过载,闭合或者断开电极给出电信号,引信根据该信号适时起爆战斗部,完成起爆战斗部功能。惯性开关在引信、安全气囊、可穿戴设备上应用广泛,尤其在机电引信中有广泛的需求,是机电引信实现触发起爆或落地自毁功能的重要部件,惯性开关触发情况直接影响着弹药的功能和安全。因此对惯性开关触发功能的测试相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惯性开关触发阈值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空气炮,另一种是离心机;两种装置均只能提供工作过载测试,不能检测惯性开关的触发情况。因此,急需研发一款经济实惠、便捷可靠的装置测试惯性开关的触发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经济实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包括测试装夹组件,测试装夹组件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待测惯性开关,加速度传感器和测试装夹组件连接有测试系统终端;所述测试装夹组件包括上盖组件和下托组件,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下托组件,待测惯性开关位于上盖组件和下托组件之间。
前述的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中,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经第一螺钉和第一螺母相连的第六板、第七板、第八板和第九板,第九板上设有一组与待测惯性开关相配合的上安装孔,每个上安装孔上方均设有压紧装置。
前述的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调节螺钉,压紧调节螺钉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压紧调节螺钉的上端设有拧紧螺母。
前述的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中,所述下托组件包括经第二螺钉和第二螺母相连的第一板、第二板、开关电路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所述第一板上设有与待测惯性开关相配合的下安装孔,下安装孔下方设有与开关电路板相连的弹性顶针。
前述的惯性开关测试装夹装置中,所述开关电路板还连接有插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测试装夹组件、测试系统终端和加速度传感器组成,待测惯性开关安装于测试装夹组件的安装孔位,测试前,待测惯性开关未触发,开关电路板上相应电路为开路状态;开始测试后,触发待测惯性开关,此时开关电路上相应电路状态为闭合状态,测试系统终端可检测到该状态变化信息并记录,结合加速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现对惯性开关触发功能的测试目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可靠,而且经济实惠。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安装孔的上方设置压紧装置,保证被测惯性开关能够可靠接触弹性顶针,避免加工装配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经济实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组件和下托组件之间的装配视图;
图3是下托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4是上盖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向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9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惯性开关测试装置
- 下一篇:基于自动化生产供料系统的分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