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26993.3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8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文;毛琳;代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加载 作用 混凝土 通用 试验 装置 | ||
1.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包括反力架,所述反力架包括固定在两个纵梁(101)之间的第一横梁(102)与第二横梁(103),第一横梁(102)位于第二横梁(10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夹持固定机构(4),设置在其中一个纵梁(101)的内侧壁上,用于夹持试验梁(3)的一端;
反力墩(2),设置在第二横梁(103)的顶部,反力墩(2)上设有球支座(21);
压力加载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梁(102)的底部,用于对试验梁(3)施加压力;
扭矩加载机构,设置在另外一个纵梁(101)的内侧壁上,扭矩加载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4)正对设置,扭矩加载机构的输出端与试验梁(3)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对试验梁(3)施加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机构(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纵梁(101)内侧壁上的两个L型夹持板(41),每个L型夹持板(4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2),纵梁(101)正对L型夹持板(4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43),位于下方的L型夹持板(41)的顶部设有两个导向柱(44),位于上方的L型夹持板(41)套装在两个导向柱(44)上且与两个导向柱(4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加载机构包括:
安装架(5),设置在第一横梁(102)上,且安装架(5)能在所述第一横梁(102)上水平滑动;
第一千斤顶(6),固定在所述安装架(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包括:
第一支撑板(51),设置在位于第一横梁(102)的顶部,第一支撑板(51)的底部四个角处垂直固定有第一螺纹杆(52);
安装板(53),设置在第一横梁(102)的下方,安装板(53)上设有用于使四个第一螺纹杆(52)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千斤顶(6)固定在安装板(53)的底部;
四个第一螺母(54),设置在安装板(53)的下方,且分别对应与所述四个第一螺纹杆(5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加载机构包括:
转轴(61),其一端与所述其中一个正对夹持固定机构的纵梁(101)的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固定有转盘(62),转盘(62)背对转轴(6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夹持试验梁(3)另一端的第二夹持机构;
齿轮(63),套装固定在所述转轴(61)上;
U型安装架(64),竖直设置,U型安装架(64)的开口正对所述齿轮(63)设置,U型安装架(64)的侧壁通过连接杆(65)与所述纵梁(101)的内壁固定;
滑块(66),设置在U型安装架(64)的开口内且与U型安装架(64)滑动连接,滑块(66)正对所述齿轮(63)的侧壁上固定有齿条(67),齿条(67)与齿轮(63)啮合;
第二千斤顶(68),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103)的顶部,第二千斤顶(68)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66)的底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
第二支撑板(71),与所述转盘(62)的侧壁固定,第二支撑板(71)的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卡持板(72);
四个第二螺纹杆(73),竖直固定在第二支撑板(71)顶部四个角处;
压板(7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71)的上方,压板(74)上设有用于使四个第二螺纹杆(73)穿过的第二通孔;
四个第二螺母(75),分别对应与四个第二螺纹杆(7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加载作用下混凝土梁通用试验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纵梁(101)的底部通过地锚螺栓(81)与斜撑(82)与地基(9)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69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制剂生产料斗式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转向的消防水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