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6070.8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5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琳;张震;董芳杰;杨寒;张召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72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远程 诊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包括包覆体和承托件;包覆体罩设在承托件的外部;承托件包括底座和矫姿块;若干个矫姿块成对间隔设置在底座的相对两侧;矫姿块顶部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的高度沿着靠近底座中心的方向逐渐变小;借助引导斜面可以让手腕稳定放在居中的位置,进一步降低信号采集设备的识别、定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
背景技术
远程诊脉是一种新兴的诊疗方式,具体是通过传感设备来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如跳动力度、频率等传送到外地,从而为名医提供诊断依据,这种诊疗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环节各地域优秀医生分布不平均的现象。而在诊脉操作的过程中,患者的腕部需要像常规诊脉一样摆在腕托上,随后采用机械臂将带有压力传感器等信息采集器的部件与手腕接触。为了提高采集器部分的定位效率,减少调节时间,同时让患者的手臂少用力少动、拥有更好的舒适度,有必要对腕托进行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托稳定、清洁方便的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包括包覆体和承托件;所述包覆体罩设在所述承托件的外部;所述承托件包括底座和矫姿块;若干个所述矫姿块成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矫姿块顶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高度沿着靠近底座中心的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与所述包覆体的下端边缘齐平;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呈点阵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体包括外皮、定型架和衬垫;所述外皮覆盖在所述定型架的外部;所述衬垫连接设置在所述定型架的顶部;所述定型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卡嵌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架内部还连接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排风扇和风管;所述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扇的进口端连接,另一端贴合在所述外皮的内表面上;所述外皮上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衬垫包括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所述第一垫层为软性材质;所述第二垫层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一垫层呈汉堡状夹持在所述第二垫层的两侧;所述外皮上设置有拉链开口;所述拉链开口与所述衬垫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层两侧的第一垫层相互连接成口袋状。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包括包覆体和承托件;所述包覆体罩设在所述承托件的外部;所述承托件包括底座和矫姿块;若干个所述矫姿块成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矫姿块顶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高度沿着靠近底座中心的方向逐渐变小;借助引导斜面可以让手腕稳定放在居中的位置,进一步降低信号采集设备的识别、定位难度;(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诊脉的腕托,包覆体利用定型架和衬垫配合,利用衬垫着重提升包覆体顶部的变形承托效果,借助定型架与底座的卡嵌配合来稳定结构,从而让包覆体保持整体形状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腕托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腕托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腕托局部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腕托整体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包覆体,10、外皮,11、定型架,12、衬垫,121、第一垫层,122、第二垫层,101、拉链开口,2、承托件,21、底座,22、矫姿块,23、引导斜面,24、安装螺孔,3、通风装置,31、排风扇,32、风管,4、机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6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
- 下一篇:一种棒状物料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