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用无菌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14896.2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张静;刘红霞;吴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刘新龙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静脉 留置 导管 无菌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用无菌敷贴,包括无菌敷贴本体,无菌敷贴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切割线,且第一切割线将无菌敷贴本体由顶到底切割为第一无菌敷贴与第二无菌敷贴,第一无菌敷贴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呈椭圆形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顶部的第一无菌敷贴边缘上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缺口,缺口竖直截面为顶窄底宽的等腰梯形,且缺口底端与第一通孔内相连通,第二无菌敷贴包括两个敷贴片,敷贴片竖直截面也为矩形,敷贴片顶部与第一无菌敷贴之间均设置所述第一切割线,敷贴片内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辅助固定贴,第一辅助固定贴与敷贴片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粘贴后,能够提高无菌敷贴粘贴的牢靠性,以降低无菌敷贴脱落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用无菌敷贴。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为现有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包括头端与尾端,且在头端与尾端之间设置有蝶形连接头、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在使用时,将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头端送入患者体内,蝶形连接头、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位于患者体外,并需要对蝶形连接头、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位置分别进行固定,目前,在固定蝶形连接头位置时,通常是利用呈矩形的无菌敷贴固定,具体的,将无菌敷贴的离型纸层撕下,然后将其覆盖在蝶形连接头上,最后按压无菌敷贴将无菌敷贴两侧粘在患者皮肤上以固定蝶形连接头位置,但这样位于蝶形连接头两侧的无菌敷贴与患者皮肤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在粘贴后,无菌敷贴固定不牢靠,将存在无菌敷贴脱落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用无菌敷贴,解决现有无菌敷贴在固定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蝶形连接头位置时,无菌敷贴固定不牢靠,存在无菌敷贴脱落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用无菌敷贴,包括竖直截面为矩形的无菌敷贴本体,所述无菌敷贴本体由基材层、胶粘层与离型纸层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贴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切割线,且第一切割线将无菌敷贴本体由顶到底切割为第一无菌敷贴与第二无菌敷贴,所述第一无菌敷贴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呈椭圆形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顶部的第一无菌敷贴边缘上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缺口,所述缺口竖直截面为顶窄底宽的等腰梯形,且缺口底端与第一通孔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无菌敷贴包括两个竖直设置且间隔分布的敷贴片,两个敷贴片对称分布在第一无菌敷贴底部的两侧,所述敷贴片竖直截面也为矩形,敷贴片顶部与第一无菌敷贴之间均设置所述第一切割线,敷贴片内侧均设置有两个水平相对分布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辅助固定贴,所述第一辅助固定贴与敷贴片为一体结构,位于两个敷贴片上的第一辅助固定贴之间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辅助固定贴相对侧之间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通孔底部的第一无菌敷贴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第二切割线,所述第二切割线底端位于第一无菌敷贴内,第二切割线顶端延伸至第一通孔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菌敷贴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分布的第二辅助固定贴,所述第二辅助固定贴与第一无菌敷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菌敷贴的四角均设置为圆角,第一无菌敷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通孔对称分布在第一无菌敷贴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敷贴片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敷贴片外侧的两角均设置为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4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更换桥梁支座的顶升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轻量高强度轨道交通铝材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