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12231.8 | 申请日: | 202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辉;韩晓德;李岳军;王延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红岩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断路器 延时 可调 自动 合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包括框体、断路器本体、限位块和活动卡扣,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两组安装槽内的转杆、套设在转杆表面上的第一转轮、套设在第一转轮表面上的传动带、设置在传动带另一侧内部的第二转轮、贯穿第二转轮中部的第一转轴、设置推杆在内侧表面上的滑块、开设在安装槽内壁表面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推杆末端上的推块;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框体内部大多设计得较为狭小,且框体内部放入了多组断路器,各个断路器相互阻挡,使手指难以伸入框体与断路器下方狭窄的空间内拉动活动卡扣,需要使用细长的工具进行辅助,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现有的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一般是直接卡合上框体内设置的限位块上的,通过设置在断路器后方的卡扣,使卡扣与限位块相互配合对断路器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断路器进行拆除时,滑动断路器即可从限位块上移出,当框体内设置多组断路器,需要将设置在中部的断路器取下时,通过拉动设置在下方的活动卡扣,使断路器后方的卡扣无法独自与限位块进行配合固定,从而实现不需要将两侧的断路器全部取下才能进行拆除的目的,但是为了节省空间,框体内部大多设计得较为狭小,且框体内部放入了多组断路器,各个断路器相互阻挡,使手指难以伸入框体与断路器下方狭窄的空间内拉动活动卡扣,需要使用细长的工具进行辅助,操作较为繁琐,装置的便捷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等,使转杆能够通过转动带动推块进行水平移动,并推动活动卡扣进行移动,避免了由于框体内部大多设计得较为狭小,且框体内部放入了多组断路器,各个断路器相互阻挡,使手指难以伸入框体与断路器下方狭窄的空间内拉动活动卡扣,需要使用细长的工具进行辅助,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断路器延时可调自动分合闸装置,包括框体、断路器本体、限位块和活动卡扣,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断路器本体,所述框体内壁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断路器本体底端设置有两组可活动的活动卡扣,所述断路器本体通过活动卡扣与限位块相互卡合固定,所述断路器本体左右两侧皆设置安装槽,且安装槽内皆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两组安装槽内的转杆、套设在转杆表面上的第一转轮、套设在第一转轮表面上的传动带、设置在传动带另一侧内部的第二转轮、贯穿第二转轮中部的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二转轮外侧表面上的第二转轴、套设在第二转轴表面上的导向板、设置在导向板另一侧上的扇形齿轮、贯穿导向板和第三转轴连接处的第三转轴、与第三转轴相互啮合的若干组齿牙、设置在齿牙底端的推杆、设置推杆在内侧表面上的滑块、开设在安装槽内壁表面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推杆末端上的推块,所述推块皆与活动卡扣相互贴合;
所述转杆皆贯穿安装槽外侧表面,所述转杆外侧末端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所述推杆皆贯穿安装槽底端;
所述滑块皆内嵌在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轴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导向板表面皆开设有与第二转轴相互配合的直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2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