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及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08636.4 | 申请日: | 202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4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姜延辉;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刚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充电 整流器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包括电压检测模块和监控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与监控模块连接;监控模块用于与充电机连接,以获取充电机的充电信号;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轨道车辆的受流器与整流器之间电路的电压信号;监控模块用于根据充电信号与电压信号确定整流器的故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监控模块通过充电机给的充电信号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的电压信号,可以在非充电状态下直接检测出整流器是否故障,大大提高整流器故障检测的检测效率,操作方便,且具有实时性,同时避免在不充电时,轨道车辆的受流器上带电,以降低检修人员的触电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动力是由车下安装的动力电池提供。当动力电池没电时,轨道车辆需要回到充电站,由安装在转向架两侧的受流器,接触第三轨为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口为公用接口。在不充电时,所有连接到动力电池的电源接口的线路和设备都会带电,且电压较高(如DC750V)。受流器是安装在车体外且无保护的金属导体,如果受流器一直带电,它会对检修人员或其他在车下活动的人员造成触电危害;如果有异物接触到受流器,也容易造成列车的短路危害。
当前,为避免上述问题,在受流器的电路上安装有整流器。整流器为单向导通电气元件,在列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时,整流器用于控制电流从受流器定向地流向动力电池;在列车的动力电池不充电时,整流器可截断从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避免受流器带电。
相关技术中,在对整流器进行故障检测时,需在动力电池完全放电后,检修人员在车下对配电箱中的整流器是否被击穿进行手动检测。随着轨道车辆的发展,手动检测逐渐暴露出检测效率低,操作不方便,且不具有实时性的缺陷,并且检修人员在手动检测中还存在触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及轨道车辆,用以解决当前采用对整流器故障进行手动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下,实时性差,难以确保检测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包括:
电压检测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用于与充电机连接,以获取所述充电机的充电信号;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轨道车辆的受流器与整流器之间电路的电压信号;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所述整流器的故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开关器件;
所述受流器与所述整流器之间的电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线圈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触点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触点的开关状态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线圈的通电状态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与接触器当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在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的情形下,所述受流器与所述整流器之间的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在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的情形下,所述受流器与所述整流器之间的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充电整流器故障检测系统,在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继电器的情形下,所述受流器与所述整流器之间的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8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