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单体及其制造设备、电池、用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06358.9 | 申请日: | 202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陈新祥;林蹬华;黄守君;郑于炼;王鹏;金海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及其 制造 设备 用电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设备、电池、用电设备。该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开口;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其中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沿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排列且绝缘设置;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之间,用于电隔离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池单体内相邻电极组件之间的电隔离,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设备、电池、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电学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设备、电池、用电设备,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沿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排列且绝缘设置;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用于电隔离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绝缘结构、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其中绝缘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沿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之间,这样绝缘结构可以起到电隔离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的作用,减小第一电极组件的极片和第二电极组件的极片接触的可能性,防止电池单体内本应电隔离的部件之间电连接而产生短路现象,从而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第二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周向包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外周;第三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周向包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或全部一体成型。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包覆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的外周,可以将第一电极组件与壳体的至少部分隔开,并且将第二电极组件与壳体的至少部分隔开,从而降低壳体将第一电极组件的正负极片导通的风险以及壳体将第二电极组件的正负极片导通的风险。另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部分的部分或全部一体成型,能够简化绝缘结构的加工工艺,减少零部件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厚度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所述电池单体中的电解液流通。
设置于第一部分上的第三通孔可以作为电池单体内的离子通道和电解液浸润通道,一方面,设置第三通孔有助于解决电解液流通的问题,改善电解液浸润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可降低电解液重量,从而降低电池单体的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膜,包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绝缘膜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膜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包裹端;第二绝缘膜,包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二绝缘膜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绝缘膜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包裹端;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裹端与所述第二包裹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6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通道眼科灌注头
- 下一篇:一种方便更换外壳的筋膜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