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换桩基的隧道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03241.5 | 申请日: | 202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军;林本海;唐仁;卫晓波;林宗涛;张玮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正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E21D11/15;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011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隧道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换桩基的隧道支护结构,该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托换桩基,隧道,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砂浆锚杆,初次衬砌结构,二次衬砌结构,工字钢钢架,超前小导管,加固锁脚;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隧道需要穿过上部建筑的支撑桩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托换桩基的隧道支护结构,该隧道支护结构采用托换桩基与二次衬砌结构形成整体结构,解决了隧道穿过桩基的技术问题,并大大减小了托换桩基的沉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托换桩基的隧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城市地面交通压力,我国众多城市均在修建便捷、快速的地下铁道,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且与其桩基相遇的情况日益增多;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地下铁道穿越建筑物的桩基处理经验,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基桩的托换方式主要有地面桩基托换和洞内桩基托换两种方式;矿山法隧道洞内桩基被动托换法作为洞内托换法中的一种,因施工时无需拆除上部结构、无需考虑地面环境限制施工操作的优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具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内部支护结构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近来对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时,常遇到隧道需要穿过上部建筑的支撑桩基的情况,多是采用加强预加固措施,如在隧道外侧施做抗滑桩、地表注浆或多层管棚注浆等措施,而后对隧道再进行开挖,从而达到控制地表沉降、快速通过浅埋偏压段的目的。但这些附加的预加固措施耗材多,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周期长,受地形限制较大,且其对隧址区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换桩基的隧道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托换桩基,隧道,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砂浆锚杆,初次衬砌结构,二次衬砌结构,工字钢钢架,超前小导管,加固锁脚;所述砂浆锚杆采用喷锚法,在隧道毛面上打入锚杆后喷浆完成;所述初次衬砌结构包括钢筋网和早强混凝土,早强混凝土采用喷浆法在隧道毛面上将钢筋网包裹,形成初次衬砌结构;所述托换桩基穿过初次衬砌结构支撑在二次衬砌结构上;所述工字钢钢架支撑在二次衬砌结构下表面,所述加固锁脚与工字钢钢架的两个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砂浆锚杆的锚杆规格采用Ф20;初次衬砌结构厚度为300mm,早强混凝土通过S6喷射的C25混凝土,钢筋网为Ф8200mm×200mm,设置双层;二次衬砌结构为通过P10模浇筑的C40钢筋混凝土,厚度为800mm;工字钢钢架采用18#工字钢,工字钢间距为0.5m;设置超前小导管,其参数为:Ф42x4@300L-3500间距2.0m(距拱顶120mm)。
进一步的,所述托换桩基通过植筋与二次衬砌结构连接成整体,托换桩基的下部结构待二次衬砌结构成型后进行截断。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锁脚与工字钢钢架为一体成型,所述加固锁脚埋设在地基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浆的方式加快了混凝土成型速度,且设置了砂浆锚杆,提高了隧道本身的强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钢筋网保证了初次衬砌结构两侧的整体强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字钢钢架作为支护钢架,提高了支护钢架的抵抗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托换桩基与二次衬砌结构形成整体,解决了隧道穿过桩基的技术问题,并大大减小了托换桩基的沉降量;
5.本实用新型的工字钢钢架与加固锁脚一体成型,并将加固锁脚埋置在地基内,提高了工字钢钢架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隧道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换桩基与隧道支护结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正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正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3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