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弧焊机辅助电源电压自动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96858.9 | 申请日: | 202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强;王敏昌;罗川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弧焊机 辅助 电源 电压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弧焊机辅助电源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第一三相交流绕组和第二三相交流绕组,第一三相交流绕组通过第一三相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一三相整流电桥,第二三相交流绕组通过第二三相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二三相整流电桥,第一三相整流电桥和第二三相整流电桥同向串联并组成输出回路,以通过输出回路的两端供外部辅助电压使用;第一三相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A和第二三相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B接控制电路。基于本装置,可通过电流分段匹配电压负反馈动态扫描实现辅助电源电压的自动补偿,在不同焊接电流段内,辅助电源电压输出可得到良好补偿,实现额定功率负载时±10%的稳压指标,从而满足焊接和辅助电源同时作业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机电路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弧焊机辅助电源电压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弧焊机大都采用电枢负反馈获得电源下降外特性,以满足焊接电弧稳定燃烧需求,实现手工电弧焊;通过增加一定的励磁稳压装置和后端变流控制匹配送丝机也能实现半自动焊接等都多种焊接功能;内燃弧焊机的定子绕组中有两套绕组,一套用于焊接输出,一套用于辅助电压输出,辅助电压输出可供外部电动工具使用,方便如砂轮机打磨等周边作业。为满足手工电弧焊接稳定燃烧特性需求,焊接电源外特性要求为下降(缓降特性),焊接绕组电压会随电流增大下降,随电流变小增大,电流为0时则输出最大(即空载电压);但辅助电源的电压则希望在焊接前后始终保持恒定,或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比如230V±10%;
焊接绕组的空载电压一般为70V左右,焊接过程中,增加了励磁稳压装置的焊接绕组电压下降到45-50V不等;内燃弧焊机定子内部绕组是同比变化的,如果手工焊接绕组下降了35% ,辅助电源绕组的电压也会同步下降35%,比如辅助电源绕组空载电压为250V,在焊接过程中,辅助电源绕组电压下降到162.5V左右,这时候的辅助电源基本没法使用。
普通内燃弧焊机在焊接过程中,辅助电源电压出现剧烈下浮波动,焊接同时没办法使用辅助电源供外部电动工具使用,给现场应用带来诸多不便,现场作业效率降低;如果焊接同时强行进行辅助电源作业,电压过低可能造成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绕组、开关及电动工具烧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燃弧焊机辅助电源电压自动补偿装置,避免内燃弧焊机焊接使用过程中,辅助电源电压值下降严重,导致无法实现焊接和辅助电源同时作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内燃弧焊机辅助电源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第一三相交流绕组和第二三相交流绕组,第一三相交流绕组通过第一三相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一三相整流电桥,第二三相交流绕组通过第二三相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二三相整流电桥,第一三相整流电桥和第二三相整流电桥同向串联并组成输出回路,以通过输出回路的两端供外部辅助电压使用;第一三相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A和第二三相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B接控制电路。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出回路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电阻R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电阻R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2。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设定常用焊接电压Ug1、实际焊接电流的反馈电流If和实际辅助电压的反馈电压Uf,反馈电流If接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设定常用焊接电压Ug1接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和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反馈电压Uf接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四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第三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第四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四放大器的的输出端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所述控制端A,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所述控制端B。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6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