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92554.5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飞;付垚;韩敏;薛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9;H01M50/507;H01M50/533;H01M50/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耳偏折 动力电池 模组 | ||
一种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汇流排载体组合件、塑料端板和金属框架。电芯组由多个电芯堆叠而成,电芯与电芯之间涂有导热的结构胶;电芯极耳处进行偏折,相邻两个电芯的极耳末端相贴合;汇流排集成到汇流排载体组合件之上,然后两块载体组合件从两端穿过极耳与堆叠后的框架结合,穿出的极耳与汇流铜排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再从顶部进行激光焊接,完成完成串并联。该软包电池模组的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模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势在必行。市场上的电芯种类对于整车来说数量太过庞杂,模组作为连接电芯与电池系统的中间环节,标准尺寸成为动力电池模组的必然趋势。而在固定尺寸的模组中放置更多的电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对模组的设计进行优化,能有效的提高模组的体积比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来解决软包电池成组的自动化程度低,稳定性、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8、汇流排载体组合件6、塑料端板4和金属框架;
电芯组8由12个电芯堆叠而成,电芯与电芯之间涂有导热的结构胶;电芯极耳81处进行偏折,相邻两个电芯的极耳末端相贴合;
汇流排载体组合件6由汇流排载体7、正极铜排9、负极铜排10和汇流铜排11组成;两个汇流排载体组合件6分别从两端穿过电芯极耳81与电芯组8的两侧连接;穿出的电芯极耳81的末端与汇流铜排折边61紧贴并焊接;极耳的顶部或侧边通过激光焊接进行串并联连接;
两个塑料端板4安装于汇流排载体组合件6外侧,完成绝缘隔离;
金属框架覆盖在电池模组的外部,金属框架与电芯之间灌注导热胶,实现固定与电芯导热。
如上所述的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优选地,所述金属框架由金属端板1、U形金属底板2和金属上盖3组成,相互间通过激光焊接连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池模组的电芯组由多个电芯堆叠而成,电芯与电芯之间涂有导热的结构胶。电芯两端极耳位置的铝塑膜通过偏折来节省空间,使电芯总长度尽可能增加。汇流排集成到汇流排载体组合件之上,然后两块载体组合件从两端穿过极耳与堆叠后的框架结合,穿出的极耳与汇流铜排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再从顶部进行激光焊接,完成串并联。该软包电池模组的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电芯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电芯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电芯组安装汇流排载体组合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汇流排载体组合件外侧安装塑料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电池模组安装在金属端板和U形金属底板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1的极耳偏折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2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生产用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轮毂装配托架及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