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91424.X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龙;杨占猛;黄明利;张志恩;蔡锐;姚彦峰;张波涛;庞占勇;李杰;张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承载 活络 围护 连接 钢围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包括钢围檩主结构,所述钢围檩主结构包括钢围檩主体、工字钢、钢圆筒,所述钢围檩主体上固定连接有围护桩体,所述围护桩体内固定设置有预埋铁板,所述钢围檩主体上下端矩形板上均固定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钢围檩主体分别固定连接有预埋螺栓和钢支撑活络端,所述预埋螺栓远离钢围檩主体一端和预埋铁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既可实现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的精准装配、快速连接,又能传递围护桩和钢支撑之间的压应力和拉应力,提高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并且结构回收后可再利用,具有经济、适用范围广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结构是桩撑结构时,常用的基坑内支撑有钢筋混凝土撑和钢支撑。混凝土撑需要现场浇筑,形成支护力慢,拆除困难,产生施工垃圾多。传统的钢支撑端头直接吊装放置在围护桩的钢围檩上,通过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将钢支撑与围护桩连接到一起。基坑围护桩出现向坑外位移时,钢支撑预应力会出现损失,预应力完全消除后,钢支撑易发生脱落的危险,因此可实现拉压双向承载的装配式钢支撑是基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钢支撑是基坑场外拼装完成后,整体吊装到围护桩的钢围檩上。传统的钢围檩只能传递钢支撑的轴向压应力,要想将拉压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固接成为整体,需要对传统钢围檩进行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新的钢围檩结构,既能保证钢支撑与围护桩点对线的螺栓安装精度,又能将钢支撑活络端、钢围檩和围护桩连接固定形成整体,发挥钢支撑活络端的抗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包括钢围檩主结构,所述钢围檩主结构包括钢围檩主体、工字钢、钢圆筒,所述钢围檩主体上固定连接有围护桩体,所述围护桩体内固定设置有预埋铁板,所述钢围檩主体上下端矩形板上均固定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钢围檩主体分别固定连接有预埋螺栓和钢支撑活络端,所述预埋螺栓远离钢围檩主体一端和预埋铁板固定连接,所述钢围檩主体通过螺栓与钢支撑活络端固定连接,所述钢围檩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挂板,所述钢围檩主体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钢圆筒和工字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围檩主体是由四块矩形铁板围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个所述螺栓孔呈圆形均匀分布排列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L形挂板与钢围檩主体具体为焊接连接方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围檩主体两侧矩形板上均预留螺栓孔,方便钢围檩11两两相接成为整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圆筒具体设置于钢围檩主体的中部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圆筒与钢围檩主体焊接处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劲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字钢固定设置在钢圆筒两侧对称上下两层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结构,该钢围檩结构既可实现双向承载活络端与围护桩的精准装配、快速连接,又能传递围护桩和钢支撑之间的压应力和拉应力,提高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1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式高速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屋面发泡水泥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