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90056.7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峰;何浦;马江丰;陈龙华;董艳伟;黄欢;陈江洋;屈治州;张旭琛;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19;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其中,减振器的缓冲结构设于减振器的缸体总成上。缸体总成内的缸室被活塞杆上的活塞分隔为第一缸室和第二缸室,缓冲结构包括位于第一缸室端部的缓冲单元,缓冲单元中设有缓冲腔、以及连通缓冲腔和第一缸室的节流通道,活塞杆带动活塞向着第一缸室端部运动时,活塞杆能够形成对缓冲腔的挤压,并可减小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当活塞杆向下运动时,一部分油液从第一缸室流向第二缸室为活塞杆提供阻尼力,还有一部分油液是从缓冲腔经节流通道流进第一缸室后,再流向第二缸室,由于活塞杆对缓冲腔挤压过程中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减小,因此能产生更大的液压缓冲力,以利于改善减振器的减振缓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悬架运动会使得减振器活塞杆和工作缸相对运动,带动油液通过复原阀总成及压缩阀总成在工作缸上下腔及油缸腔来回流动,产生阻尼力,吸收汽车运动产生的振动能量,保证了驾驶舒适性。
由于减振器在车辆中的功能,使得活塞杆相对于工作缸一直做往复直线运动。当车辆相对于车身跳动至上下极限位置时,须由减振器实现对车轮上下跳动极限进行缓冲约束,这两个极限位置需要减振器在很短的运动距离内提供很大的阻尼力,这是已有的复原阀总成和压缩阀总成所不能做到的,所以需要在减振器内增加额外的缓冲机构,来抑制车轮极限位置的上下跳动,确保汽车行驶的舒适性。
常见的减振器结构很少带压缩液压缓冲结构,当汽车掉入大坑将要出坑时受到的冲击较大,同时可能伴随有异响,不能为乘客带来优质的驾乘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减振器的缓冲结构,以利于改善减振器的减振缓冲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的缓冲结构,设于所述减振器的缸体总成上;所述缸体总成内的缸室被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分隔为第一缸室和第二缸室;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缸室端部的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中设有缓冲腔、以及连通所述缓冲腔和所述第一缸室的节流通道;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向着所述第一缸室端部运动时,所述活塞杆能够形成对所述缓冲腔的挤压,并可减小所述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将所述缓冲腔和所述第一缸室分隔开来的软垫,所述节流通道设于所述软垫上;所述活塞杆可同时挤压所述缓冲腔以及所述软垫,而减小所述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缸体总成底部的压缩阀总成;所述压缩阀总成具有设于所述缸体总成上的压缩阀座、以及设于所述压缩阀座上的缓冲缸套,所述缓冲腔形成于所述缓冲缸套内;由所述活塞杆向着所述压缩阀座的方向,所述缓冲腔内依次设置有相互抵接的缓冲活塞弹性件、压盖、所述软垫以及垫板,所述垫板固设于所述缓冲缸套上;
所述活塞杆的底端顶推于所述缓冲活塞上,以同时挤压所述缓冲腔和所述软垫;所述垫板、所述压盖、以及所述压缩阀座和所述垫板之间的所述缓冲缸套上均设有通道,以使所述节流通道可连通所述缓冲腔和所述第一缸室。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缸套的顶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缓冲活塞挡置于所述缓冲腔内的挡圈,且所述挡圈中设有冲头;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冲头形成对所述缓冲活塞的顶推。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和所述缓冲活塞之间设有上缓冲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软垫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上凹槽;所述垫板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软垫的下表面中部设有下凹槽;所述软垫的周面与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节流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软垫上表面的流通槽、以及设于所述软垫下表面的节流槽;所述流通槽连通于所述上凹槽和所述间隙之间,所述节流槽连通于所述下凹槽和所述间隙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0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流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导体快速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