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打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82508.7 | 申请日: | 2022-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先进;范建伟;乔楠;杨旭;谌飞雨;陈枳利;何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B23Q1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孙岩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打孔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打孔系统,包括杆体、连接于所述杆体的三维行程装置、安装于所述三维行程装置上的视觉与基准装置、安装于所述三维行程装置上的打孔与集尘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杆体上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三维行程装置移动;所述视觉与基准装置,用于确定第一基准点;所述三维行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从所述第一基准点对应的打孔位置向下一打孔位置移动;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用于在所述打孔位置进行打孔。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打孔系统有效提升了打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打孔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项目施工阶段,在安装用于敷设各系统线缆的吊架、支架前,需要进行大量打孔作业。打孔作业前需进行测量定位,依据施工图纸和电缆夹层空间,合理布置立柱位置,满足桥架弯通的安装。现阶段打孔方式为借助脚手架或升降平台车等顶升器械,在定出的立柱眼孔位置上人工使用冲击电钻进行打孔作业
由于孔位分布分散,人工进行高空打孔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人为频繁移动、升降脚手架或升降平台车进行定位打孔,导致打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打孔作业打孔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打孔系统。
一种智能打孔系统,包括:
杆体、连接于所述杆体的三维行程装置、安装于所述三维行程装置上的视觉与基准装置、安装于所述三维行程装置上的打孔与集尘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杆体上的人机交互装置;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三维行程装置移动;
所述视觉与基准装置,用于确定第一基准点;
所述三维行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从所述第一基准点对应的打孔位置向下一打孔位置移动;
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用于在所述打孔位置进行打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行程装置还包括:
第一运动模组;
第二运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模组上;
第三运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运动模组上;
固定框,安装于所述第三运动模组上,用于将所述视觉与基准装置和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三运动模组上;
电机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模组靠近所述杆体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在所述第一运动模组上运动,使得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在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对应的第一方向上运动,和/或控制所述第三运动模组在所述第二运动模组上运动,使得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对应的第二方向上运动,和/或控制所述固定框在所述第三运动模组上运动,使得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在所述第三运动模组对应的第三方向上运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觉与基准装置包括:
基准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用于出射十字红外射线;
视觉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用于在所述打孔与集尘装置打孔过程中采集图像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底部支撑结构,所述杆体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包括:
桅杆主体,包括多段子杆,所述多段子杆伸缩支撑所述三维行程装置的升降运动;
两个顶升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桅杆主体的两侧,用于驱动所述桅杆主体伸缩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82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