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及手术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6434.6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6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罗刚;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志亮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等离子 手术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及手术电极装置,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包括本体;刀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所述刀杆组件具有端部,所述端部设置有负吸孔;以及刀体,设置在所述端部,所述刀体设置为钩状结构。通过刀杆组件进行止血操作,并通过负吸孔辅助操作,进一步的,通过将刀体设置为钩状结构,实现对拐角手术部位的治疗,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治疗部位残留渣层进行清理的效果,便捷实用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及手术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有球状、锥形、90°的,但是对于有拐角的或者弧度比较大的手术部分不能很好的实现治疗效果,需要辅助工具或者扩大手术创口,这样的话不紧加大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加长手术时间,还会加大患者被手术造成的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不仅可以实现对拐角手术部位的治疗,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治疗部位残留渣层进行清理的效果,便捷实用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的手术电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包括:
本体;
刀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所述刀杆组件具有端部,所述端部设置有负吸孔;以及
刀体,设置在所述端部,所述刀体设置为钩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刀杆组件进行止血操作,并通过负吸孔辅助操作,进一步的,通过将刀体设置为钩状结构,实现对拐角手术部位的治疗,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治疗部位残留渣层进行清理的效果,便捷实用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刀体包括第一段、折弯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从所述端部伸出,所述第二段用于治疗,所述折弯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使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折弯段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圆弧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第一段、折弯段和第二段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刀体为具有预设直径的圆柱结构,并通过折弯的方式制作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刀杆组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管、第二管、负吸管和绝缘层,所述刀体限定为所述第一管的一部分,所述负吸孔形成于所述负吸管,所述第二管与所述负吸管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连通至所述负吸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刀杆组件还包括刀头,所述刀头设置为与所述负吸管相适配的结构,使所述刀头能够嵌设于所述负吸管内,所述刀头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使所述刀体从所述刀头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所述刀头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刀头的另一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刀头能够通过所述定位凸台抵接所述负吸管的方式嵌设于所述负吸管,所述定位凹槽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管,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并延伸至所述刀头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6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洗杯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磁性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