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76136.7 | 申请日: | 2022-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0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邵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18 | 分类号: | E04B7/18;E04D13/16;E04D11/02;E04D13/0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屋面 气楼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在此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包括气楼砼框架、气楼屋面防水层、双层屋面防水层、挤塑聚苯保温板及防水沟;在结构梁上做好气楼砼框架,然后气楼顶部做防水层,侧面做双层防水层,再附加一层挤塑聚苯保温板。气楼内侧靠近楼板及女儿墙的地方做一圈砼防水沟。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不影响气楼的整体施工,提高了气楼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还能很好的避免结露的情况;在汛期瞬时大雨等极端天气有雨水渗漏进气楼时,防水沟可以把渗进来的水有效收集起来,保证不影响屋内设备及生产。在增加很小造价的同时,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业建筑中工艺越来越复杂,导致屋面开洞越来越多,屋面气楼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且极限天气越来越多,防水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项核心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开发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屋面砼气楼已成为工程中迫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做法,不影响气楼的整体施工,提高了气楼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还能很好的避免结露的情况;在汛期瞬时大雨等极端天气有雨水渗漏进气楼时,防水沟可以把渗进来的水有效收集起来,保证不影响屋内设备及生产。在增加很小造价的同时,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本实用新型更适应各类工艺条件的送回风气楼等,可以通过调整挤塑聚苯保温板厚度,调整防水沟的深度、高度,来应对全国各个地区的温度差异、工艺本身对温度的要求以及防水要求,对保护生产设备及提高生产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工艺条件比较复杂,屋面开洞较多,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工程中屋面气楼防水做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到避免气楼遇到冷空气发生结露、提高气楼的防水性能,保护建筑内部设备不受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一种做法,即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做法包括气楼砼框架、气楼屋面防水层、侧面双层防水层(同屋面)、挤塑聚苯保温板、防水沟;其中,气楼砼框架与大屋面砼梁、砼板现浇,气楼屋面防水层与侧面双层防水层(同屋面)铺设在气楼砼框架上,挤塑聚苯保温板铺设在侧面双层防水层(同屋面)外部,防水沟与大屋面砼梁、砼板现浇在气楼砼框架内侧,使其形成完整的防水体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砼屋面气楼防水结构;其主要技术特征为:气楼砼框架、气楼屋面防水层、侧面双层防水层(同屋面)、挤塑聚苯保温板、防水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做法,不影响气楼的整体施工,提高了气楼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还能很好的避免结露的情况;在汛期瞬时大雨等极端天气有雨水渗漏进气楼时,防水沟可以把渗进来的水有效收集起来,保证不影响屋内设备及生产。在增加很小造价的同时,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本实用新型更适应各类工艺条件的送回风气楼等,可以通过调整挤塑聚苯保温板厚度,调整防水沟的深度、高度,来应对全国各个地区的温度差异、工艺本身对温度的要求以及防水要求,对保护生产设备及提高生产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砼屋面气楼防水做法的实施示意图。
其中:气楼砼框架1、气楼屋面防水层2、侧面双层防水层(同屋面)3、挤塑聚苯保温板4、防水沟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6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卷带切割加工用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线跳转智能锁控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