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68333.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3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梅启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10;H02J50/8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孙长江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属于电气领域。该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壳、顶壳、无线充电线圈、隔磁片、无线充电线路板和电连接件;底壳和顶壳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无线充电线圈、隔磁片和无线充电线路板均位于容置空间内;无线充电线路板和隔磁片均座于底壳上,无线充电线圈座于隔磁片上;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线路板连接,第二端暴露于底壳和/或顶壳上。通过使隔磁片和无线充电线圈构成的整体进行了下沉,使得无线充电器的厚度得以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相比传统的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具有更强的安全性、灵活性和通用性。
相关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塑胶底壳、塑胶顶壳、无线充电线圈、隔磁片和无线充电线路板,其中,塑胶底壳和塑胶顶壳均包括侧围部,两者通过各自的侧围部进行卡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无线充电线圈、隔磁片和无线充电线路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由上至下顺次叠放。
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厚度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壳、顶壳、无线充电线圈、隔磁片、无线充电线路板和电连接件;
所述底壳和所述顶壳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隔磁片和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和所述隔磁片均座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座于所述隔磁片上;
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底壳和/或所述顶壳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上具有第一开孔,所述隔磁片贯穿所述第一开孔,使得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环绕所述隔磁片布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磁片和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并列布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壳为塑胶壳,且所述顶壳的壁厚小于1.8mm。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侧围,所述侧围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
所述顶壳为水平板体状,所述顶壳嵌设于所述侧围内部,且所述顶壳的底壁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相粘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顶壳和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支撑件的顶壁与所述顶壳的底壁周缘处相粘接,所述支撑件的底壁同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和所述底板相抵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上具有通道,所述电连接件贯穿所述通道,且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底壳和/或所述顶壳的侧壁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顶支撑段、内侧支撑段和外侧支撑段,所述内侧支撑段的顶端和所述外侧支撑段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支撑段的内侧和外侧连接;
所述顶支撑段的顶壁与所述顶壳的底壁周缘处相粘接;
所述内侧支撑段的底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相抵;
所述外侧支撑段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相抵。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支撑段还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二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68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体支撑结构及气炉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材加工用表面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