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切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64160.9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94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朱凡;陆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3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切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切割设备,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电池片承载装置;用于输出第一激光、并进行激光消融电池的表面钝化层、形成开槽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用于输出第二激光、并在开槽中进行晶硅层切割的第二激光加工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对不同层匹配相应的激光加工装置分别加工,能够降低在钝化层切割过程中对硅本体表面损伤和热损失,进而降低效率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HJT、Topcon等钝化接触高效电池逐渐量产,加之半片和多分片技术已成为组件端的标配,且随着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越来越高,其切割效率损失越来越大,降低高效电池切割效率损失已经成为关注点。
目前太阳电池普遍采用激光一次或多次烧蚀配合机械掰片技术,或者激光加工诱导槽后冷热应力直接裂片(无损划片)技术等方式进行切割分片。一次或者多次激光烧蚀的处理方式,会导致电池表面出现一定面积的热影响区,且表面切割损伤层达到40~45%(相对深度);而对于激光加工诱导槽后冷热应力裂片处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对于HJT类温度敏感电池而言,其200℃左右的热裂温度,对于电池电性能损伤仍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切割设备,能够降低现有技术切割导致的边缘损伤和效率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切割设备,本设备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电池片承载装置;用于输出第一激光、并进行激光消融电池的表面钝化层、形成开槽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用于输出第二激光、并在开槽中进行晶硅层切割的第二激光加工装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的激光源波长范围为266-1064nm,激光脉宽为飞秒、皮秒或纳秒;
所述的第二激光加工装置的激光源的波长范围为266-1064nm,激光脉宽为皮秒、纳秒或准连续、连续。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激光加工装置的激光源为紫外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加工装置的激光源为绿光或者红外激光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片承载装置上至少设有2个工位;所述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和第二激光加工装置依次设置在沿加工路径的两个工位的上方;或
所述的电池片承载装置上至少设有1个工位;所述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和第二激光加工装置采用直线式光路,沿加工路径一前一后设置,并位于同一工位的上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片承载装置为转盘式加工台,设有台面和旋转点,所述台面与旋转点之间旋转连接使得台面绕旋转点旋转至所述工位。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片承载装置为直线送料装置,所述的工位沿送料方向设置在直线送料装置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直线送料装置为传送带或交互式台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激光加工装置包括激光发生装置和激光扫描聚焦装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激光发生装置和激光扫描聚焦装置之间还设有光路优化镜片。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二激光加工装置包括诱导槽激光加工装置和热应力激光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先采用第一激光加工装置对电池表面钝化层进行消融处理,得到开槽,然后采用第二激光加工装置在开槽区中进行激光切割操作,能够降低在钝化层切割过程中对硅本体表面损伤和热损失,进而降低效率损失。
2、激光光路可采用分离式,即两个激光分设在两个工位加工;也可采用直线式光路,即两个激光一前一后,设置在同一个工位上方,光路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64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导联智能内衣
- 下一篇:一种卷帘用平衡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