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63477.0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行根;蒋乐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黄浦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合股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合股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本实用新型用于嵌套合股机上的过线孔内,包括外轴套和内轴套,将内轴套放置在过线孔内,再将两个外轴套固定到内轴套两端,内轴套过盈配合在所述过线孔内,进而提高安装稳定性;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电缆,在通孔壁上设置外树脂垫与内树脂垫,利用聚偏氟乙烯为原料制成外树脂垫与内树脂垫,有效提高耐磨效果,防止过线孔与其内的电缆之间相互磨损,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与加工效率,同时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可拆连接,便于更换使用,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合股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
背景技术
电缆合股机主要用于将铜线、胶质铜软线、橡塑线缆等导线绞合成一股,使用牵引装置将导线穿过线轴中心孔引出至弓绞上,再引到合线轴内的绞合轮上,并经合线孔引出,在此过程中导线需要穿过大量的线轴、线孔,在多股导线牵引成一股的过程中,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同时导线会与各种过线孔的开口边缘处接触,进而导致导线的外皮脱落或线芯断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长时间的线缆磨损也会导致过线孔开口处被磨损,进一步影响加工精度,在实际生产中,电缆合股机的过线孔、穿线轴等设备通常固定连接各种功能设备上,例如张力放线装置、过线轮组和眼模座等设备,对其中的一个孔的更换都需要拆卸大量的设备,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导线在电缆合股机上所穿过的孔过多,全部更换会极大的提高加工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用于保护过线孔不被电缆磨损同时也保护电缆不会被过线孔的边缘磨破,提高电缆合股机的加工质量与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合股机内的过线孔与电缆之间相互磨损,影响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用于嵌套在合股机上的过线孔内,包括外轴套和内轴套,外轴套可拆连接在内轴套两端,外轴套外径大于内轴套外径;所述内轴套成圆筒状,内轴套包括内轴主体,内轴主体外表面设有轴垫,内轴主体沿轴线设有第二通孔,内轴主体内壁两端对称设有内齿,内轴主体的内壁上位于两个内齿之间设有内树脂垫;所述外轴套包括外轴主体,外轴主体侧面同轴设有螺纹轴,螺纹轴外壁上设有外齿;所述外轴主体沿轴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外轴主体与螺纹轴,第一通孔内设有外树脂垫,外树脂垫固定连接在外轴主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直径一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树脂垫一端抵接内树脂垫端部,外树脂垫另一端边缘设有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外树脂垫与内树脂垫内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外树脂垫由聚偏氟乙烯制成,内树脂垫由聚偏氟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轴垫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齿与内齿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合股机上的过线孔内,包括外轴套和内轴套,将内轴套放置在过线孔内,再将两个外轴套固定到内轴套两端,内轴套过盈配合在所述过线孔内,进而提高安装稳定性;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电缆,在通孔壁上设置外树脂垫与内树脂垫,利用聚偏氟乙烯为原料制成外树脂垫与内树脂垫,有效提高耐磨效果,防止过线孔与其内的电缆之间相互磨损,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与加工效率,同时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可拆连接,便于更换使用,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合股机用过线护套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黄浦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黄浦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63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