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54452.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琴;任靖原;田智勇;郑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27/90;B01F33/503;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曼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5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染 水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漂浮台,所述漂浮台上方一侧设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方中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旋转轴贯穿混合罐与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第一搅拌叶,所述混合罐下方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下方与出料管相连通,所述漂浮台位于混合罐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贯穿漂浮台与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第二搅拌杆。该种修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药液扩散范围大,能够与水体充分混合,有效的提高了对水体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修复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使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改善。
目前,由于人为活动加剧,给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而现有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多为直接将修复剂喷洒在水体便面,修复剂不能与水体进行混合,只能对水体表面进行修复,对水体整体修复效果较差,同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漂浮台,所述漂浮台上方一侧设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方中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旋转轴贯穿混合罐与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第一搅拌叶,所述混合罐下方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下方与出料管相连通,所述漂浮台位于混合罐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贯穿漂浮台与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第二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漂浮台远离混合罐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电池盒。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方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一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两端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上方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罐盖。
优选的,所述漂浮台一侧设有牵引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以及第一搅拌叶转动,使第一搅拌叶对药液进行搅拌,使药液能够充分的混合,药液向混合罐两侧流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杆以及第二搅拌叶转动,使第二搅拌叶加快水流的流动,同时使水流与药液进行混合,从而增大药液所扩散的范围,该种修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药液扩散范围大,能够与水体充分混合,有效的提高了对水体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漂浮台、2混合罐、3第一电机、4第一搅拌杆、5第一搅拌叶、 6第二电机、7第二搅拌杆、8第二搅拌叶、9导料管、10出料管、11阀门、 12固定槽、13电池盒、14进料口、15罐盖、16第一支撑架、17太阳能电池板、18第二支撑架、19控制箱、20控制面板、21箱门、22锁扣、23牵引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4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