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47527.6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永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5/48;E02D5/52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刘燕芝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土层 桩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个地区的土质并不完全理想,当桩基础设立在软土层中时,由于软土层自身的特质,软土层可能会产生松动,当软土层产生松动后桩基础容易下沉倾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在桩基础下沉倾斜的过程中,基桩容易受到偏载,从而产生裂痕,对桩基础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包括底板、顶板和底部框架。本实用新型结合底板和支撑件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在软土层内的支撑力,可以有效的避免下沉,同时中置框架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基桩偏载,从而避免了裂痕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我们通常将桩基础中的桩称为基桩。
目前,桩基础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但是,每个地区的土质并不完全理想,当桩基础设立在软土层中时,由于软土层自身的特质,软土层可能会产生松动,当软土层产生松动后桩基础容易下沉倾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在桩基础下沉倾斜的过程中,基桩容易受到偏载,从而产生裂痕,对桩基础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个地区的土质并不完全理想,当桩基础设立在软土层中时,由于软土层自身的特质,软土层可能会产生松动,当软土层产生松动后桩基础容易下沉倾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在桩基础下沉倾斜的过程中,基桩容易受到偏载,从而产生裂痕,对桩基础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桩基础结构,包括底板、顶板和底部框架;
所述底板通过中置框架与顶板连接,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若干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包含有圆板、圆杆和环状凸台,所述圆杆的一端与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环状凸台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板的直径小于环状凸台的直径,所述圆杆的直径小于圆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中置框架的内部中心处水平设置有中置板,所述中置板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侧杆与中置框架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置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中置框架的内壁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板与中置板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置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贯穿中置板的中置杆,所述中置杆的一端与顶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置框架的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贯穿中置框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顶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底板、顶板和底部框架的设置,多个支撑件的依次连接,通过环状凸台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软土层内下沉,同时通过底板的设置,可以提高地面处的支撑力,因此,结合底板和支撑件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在软土层内的支撑力,可以有效的避免下沉,同时中置框架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基桩偏载,从而避免了裂痕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永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盐城永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47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