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42171.7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骥;吴西田;李展鹏;张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健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郑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限位 金属 压铸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输送口,且底座右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侧设置有左模,且左模内部设置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右侧设置有毛细管,且毛细管右侧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两侧设置有顶杆,且顶杆一侧设置有联动齿轮,并且联动齿轮一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底座右侧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右侧设置有限位槽。该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利用设置的限位杆以及限位槽,从而将两模具的位置固定,包装每次进行连接时,内部成型空腔贴合完整,不发生偏移,同时利用设置的顶杆随着左模的移动,从而将零件顶出,实现快速下料,包装下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铸造是指通过将金属熔化成液态后,将其注入模具中冷却后一体成型而获得毛坯零件的方式,通过铸造技术,能够快速的获得形状复杂的零件,因此广泛的用于大批量制作的异型零件,然而普通的铸造方式,铸造毛坯表面有较多的毛刺水口,因此对于高精度的零件,便产生压铸的方式,其通过加压的方法,将金属液,快速的充斥到成型腔内,因此能够在金属局部凝固之前将金属液体灌满成型腔,从而使得金属铸件与模具内壁贴合紧密,也就不容易出现毛刺,在进行压铸时,想要铸成相应的金属铸件,就需要使用到压铸模具,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压铸模具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压铸模具,通过活动部与包裹部进行铸造,将金属液填充到两部分夹住的空腔,由于填充完成后,内部金属与模具表面贴合紧密,在成型完成后下料时,就不容易将零件排除,导致取下变得麻烦;
2.现有的压铸模具,由于其在进行压铸时,内部空腔是密封的,而合模时,内部往往会有一定的气体,导致铸造完成后,零件表面会产生气体产生的坑洞,导致零件精度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压铸模具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压铸模具,通过活动部与包裹部进行铸造,将金属液填充到两部分夹住的空腔,由于填充完成后,内部金属与模具表面贴合紧密,在成型完成后下料时,就不容易将零件排除,导致取下变得麻烦,现有的压铸模具,由于其在进行压铸时,内部空腔是密封的,而合模时,内部往往会有一定的气体,导致铸造完成后,零件表面会产生气体产生的坑洞,导致零件精度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输送口,且底座右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侧设置有左模,且左模内部设置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右侧设置有毛细管,且毛细管右侧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两侧设置有顶杆,且顶杆一侧设置有联动齿轮,并且联动齿轮一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底座右侧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右侧设置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一侧设置有右模,所述右模左侧连接有半透板,且半透板右侧连接有排气孔,所述右模左侧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左侧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输送口固定连接,且输送口开设于底座中心处,所述输送口与单向阀固定密封连接,且单向阀与输送口构成单向导通结构,所述底座与压力腔滑动连接,且压力腔与输送口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模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且限位杆关于左模横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左模与复位弹簧构成弹簧复位结构,且复位弹簧关于左模横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且限位槽槽宽与限位杆直径相等,所述限位槽与右模固定连接,且限位槽关于右模横向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左模内部固定对称设置有移动槽,且移动槽与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与底座一体化设置,且移动杆关于底座横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杆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且联动齿轮与左模旋转连接,并且联动齿轮关于左模横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联动齿轮与顶杆啮合连接,且顶杆与顶槽滑动连接,并且顶槽在左模上矩阵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健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健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42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杯安装结构以及搅拌机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