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潜减压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35341.9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奕波;唐运;鞠大为;王双亮;李响;孙贺;胡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B63C11/32;B60N2/24;B60R3/02;F21S4/2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消防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救援、打捞抢险消防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潜减压消防车。包括驾驶室、方舱与底盘,所述方舱包括控制室;控制室舱体侧面设有门,舱内设有控制台、潜水减压舱、配电箱与休息椅。本实用新型用于抢险救援人员减压休息,降低潜水作业人员罹患减压病的风险;便于指挥人员及时监控险情并指挥抢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救援、打捞抢险消防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潜减压消防车。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国家对应急抢险救援的高度重视,社会上对抢险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应急全水域抢险与常规的养护作业相比有许多特殊性,工作的复杂性,抢险的紧迫性,工作环境的随机性,抢险工作对抢险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潜水救援、打捞抢险消防车,大多只具有抢险功能,不具有指挥、休息和减压的功能。潜水员深水上岸时,会因压力改变,而罹患减压病,俗称潜水员病或沉箱病,泛指人体因周遭环境压力急速降低时造成的疾病,这是潜水危害及气压病的一种。抢险指挥人员不能及时的监控到灾情的发展情况和抢险的进展情况,以至于不能及时宏观机动的指挥抢险,错过了抢险的最佳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潜减压消防车,用于抢险救援人员减压休息,降低潜水作业人员罹患减压病的风险;便于指挥人员及时监控险情并指挥抢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重潜减压消防车,包括驾驶室、方舱与底盘,所述方舱包括控制室;控制室舱体侧面设有门,舱内设有控制台、潜水减压舱、配电箱与休息椅。
所述方舱还包括机电室,机电室与控制室相邻,舱室之间设有隔音层;机电室舱内设有空气瓶组、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组、储气罐、过滤器组与氧气瓶组。
所述隔音层采用防火隔音材料制作,隔音层上设有通道门。
所述控制室舱体侧面的门为可视侧开门。
所述控制室与机电室舱体设有百叶窗式散热孔,舱内安装LED照明灯带与空调,舱内底板采用减震橡胶防滑材质制作。
所述休息椅为安装在舱体侧壁、能折叠的翻转座椅。
所述控制室舱体侧面门下部设有折叠伸缩梯。
所述方舱两侧均设有液压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潜水减压舱与休息椅,潜水减压舱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体内气体排出,降低潜水作业人员罹患减压病的风险,同时用于抢险人员休息。本实用新型设有控制台,便于指挥人员及时监控险情并指挥抢险。
2)本实用新型控制室舱体侧面的门靠近副驾驶侧,为可视侧开门控制室舱体侧面门下部设有折叠伸缩梯,方便抢险救援人员进出;控制室与机电室设有通道门,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检测设备及保养维修。
3)本实用新型舱体设有百叶窗式散热孔,舱内安装LED照明灯带,舱内底板采用减震橡胶防滑材质制作;提升作业人员在舱内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1-驾驶室 2-控制室 3-机电室 4-隔音层 5-通道门 6-侧裙 7-保险杠 8-液压支腿 21-可视侧开门 22-控制台 23-潜水减压舱 24-配电箱 25-休息椅 26-百叶窗式散热孔 31-空气瓶组 32-空气压缩机 33-氧气瓶组 34-储气罐 35-过滤器组 36-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35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