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上部漏浆的高效护壁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5721.4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凯;罗林岷;张唯聪;邹林宏;邓宇;程长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5/3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上部 高效 护壁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上部漏浆的高效护壁封堵装置,为了解决人工喷射封堵的方式存在着效率低、封堵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圆饼状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内部具有空腔,喷头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与空腔相互连通的喷孔,所述喷头的上部中央设置有用于与最下方的输浆管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最上方的输浆管与高压灰浆泵相互连通,至少有一根输浆管的外围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的提升机连接的连接卡扣。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漏浆端护壁封堵的效果,提高钻孔上部漏浆封堵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大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上部漏浆的高效护壁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1)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钻削下来的土块沿钻杆上的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孔径300mm左右,钻孔深度8~12m,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潜水钻机宜用于粘性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尤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钻孔时为防止坍孔用泥浆护壁。在粘土中用清水钻进,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应注入制备的泥浆钻进。利用泥浆循环排除钻削下的土屑,钻至要求深度后要清孔以排除沉在孔底的土屑,减少桩的沉降量。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多用此法施工,桩径多在1m以上,桩底部还可扩孔,单桩承载能力可达数千吨。(2)沉管灌注桩:用锤击或振动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桩尖)或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同时拔管而成桩。用锤击沉管、拔管者称锤击灌注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者称振动灌注桩。此法成桩易发生断桩、缩颈、吊脚桩、桩靴进水和进泥等弊病,施工中注意检查并及时处理。此外,还有用炸药使桩孔底部形成扩大头以增大承载能力的爆扩灌注桩。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通过桩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将钻渣利用泥浆带出,并保护孔壁不致坍塌,成孔后再使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将泥浆置换出来而成的桩。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噪音销、适应能力强、机械化程度的特点,同时具有操作方便、工艺成熟、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的优点,成为现今基桩施工的主要方式之一。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现场施工时,常将短护筒和泥浆护壁进行结合施工,利用短护筒(长度一般在1-3m)对孔口进行护壁,孔内用泥浆进行深部护壁钻进。但是泥浆护壁钻孔是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在卵石层钻进过程中容易出发生漏浆的情况。当钻(冲)进深部时,会因为提钻钻头磕碰、泥浆扰动等因素导致上部孔壁失稳,出现上部漏浆的情况,如果放任漏浆不管,孔内泥浆面低于地下水位,产生围岩压力,浅部孔壁失稳坍塌,轻则塌孔废孔,重则卡钻埋钻,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目前针对漏浆封堵一般采用回填封堵的方式进行封堵,当漏浆数量不太大时,采用泥浆泵注入泥浆到孔口;当泥浆全部漏完的时候,回填优质黏土(黄泥巴),回填至一定深度后开始冲击,封堵漏洞;对于多次严重漏浆的桩孔,采用C15混凝土封堵漏洞,正常后采用普通泥浆护壁继续钻进。
目前采用C15混凝土封堵漏洞时,一般根据漏洞的位置,采用注浆管直接对漏洞位置进行喷射水泥浆,这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注浆管采用人工提取的方式,存在着位置精度低、喷射质量差的问题,导致封堵效率低以及封堵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人工喷射封堵的方式存在着效率低、封堵质量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针对上部漏浆的高效护壁封堵装置,能够提高钻孔上部漏浆封堵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大节约材料。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5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支架
- 下一篇:一种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