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24831.9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威;代伟鹏;郑艳;常素玲;郑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5/00 | 分类号: | B60C15/00;B60C15/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何春江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轮胎 气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包括胎侧部件和内衬层部件及胎体,所述内衬层部件包括气密层、过渡层及内衬层过渡胶片,所述气密层两端分别连接有胎侧部件,所述气密层上表面设置有过渡层,过渡层的两端上表面均设置有内衬层过渡胶片;本实用新型过渡层的宽度与气密层的宽度之差为‑10~‑20mm,过渡层与子口耐磨胶连接气密层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0~5mm,过渡层较气密层窄,消除了口耐磨胶与气密层、过渡层之间形成一个三角胶区域,在钢丝子口包布、内衬层过渡胶片、过渡层之间形成的为开放型区域,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气体易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的圈部一般包含胎侧部件、内衬层部件、钢丝子口包布及其敷贴的胶片、胎体、钢丝圈、三角胶等,内衬层部件包含过渡层、气密层、内衬层过渡胶片,由于轮胎的圈部复杂的组成,在轮胎成型时很容易有气泡产生,且不易排出,导致生产的胎胚圈部及最终硫化的轮胎易产生气泡,为防止成品胎产生气泡,一般在胎胚圈部进行人工刺扎,但刺扎的方式不能有效的排除圈部的气泡,还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现有结构如附图1所示,改善前的圈部易产生气泡:
①该结构的过渡层宽度与气密层宽度之差为20mm,另外,过渡层外端点与子口耐磨胶之间的距离为2mm,这样导致子口耐磨胶与气密层、过渡层之间形成一个较大三角胶区域,且均为胶部件,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气体不易排出;
②两个钢丝圈外端点之间的距离与过渡层的宽度相等,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过渡层外端点落在六角形钢丝圈左下的斜边处,气体不易排出;
③内衬层过渡胶片端点距离六角形钢丝圈内端点的距离小于5mm,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内衬层过渡胶片端点落在六角形钢丝圈内侧靠下的斜边处,气体不易排出;
④子口耐磨胶连接气密层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斜线形状,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胶料无法对存在的三角形区域胶料进行有效的补充,导致气泡的产生。
一般的,解决该种情况是通过加厚部件、加宽部件使内衬层与过渡层的端点延伸至钢丝圈外端点之外的方式来解决,但采用该种方式会导致成本的上升或可能会导致外侧部位的气泡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气泡产生的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轮胎胎圈气泡的轮胎圈部结构,包括胎侧部件和内衬层部件及胎体,所述内衬层部件包括气密层、过渡层及内衬层过渡胶片,所述气密层两端分别连接有胎侧部件,所述气密层上表面设置有过渡层,过渡层的两端上表面均设置有内衬层过渡胶片;
内衬层过渡胶片两端边缘均设置有钢丝子口包布,所述胎体压合在两个钢丝子口包布上表面,胎体上对应钢丝子口包布的位置设置有六角形钢丝圈,六角形钢丝圈外侧依次包裹有胎体、钢丝子口包布、胎侧部件、及内衬层部件;
胎体上方的六角形钢丝圈内填充有三角胶,三角胶由胎体、胎侧部件包裹;
所述气密层宽度和过渡层宽度均小于两个六角形钢丝圈外端点之间的距离;
过渡层的宽度与气密层的宽度之差为-10~-20mm。
优选地,胎侧部件通过子口耐磨胶与气密层相连,过渡层与子口耐磨胶连接气密层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0~5mm。
优选地,两个六角形钢丝圈外端点之间的距离气密层宽度之差为-8~-16。
优选地,内衬层过渡胶片均位于两个六角形钢丝圈之间的区域,六角钢丝圈与靠近该六角形钢丝圈的内衬层过渡胶片之间的距离为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4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