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17927.2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韩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荣胜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1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临床 用冠脉 介入 治疗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涉及内科介入治疗用固定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板以及倒置固定在其顶部的凹型板,所述凹型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制动患者腕关节的固定件,还包括用于承载患者指关节的承载垫,所述凹型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垫运动并在该运动过程中辅助患者进行反复屈指动作的控制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患者的手部穿过凹型板,利用固定件将患者的手腕固定限位,避免患者的手腕扭动影响静脉回流造成二次出血;利用控制件带动患者的指关节反复的屈指动作,促进患者手指关节末端的血液循环,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介入治疗用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心脏介入中心已经把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95%以上的患者均采取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在桡动脉PCI治疗过程中桡动脉需要置入导丝、导管、动脉鞘管,拔除后需要局部按压彻底止血后予压迫器加压包扎,患者在术后2小时内不能做屈腕动作,需要制动患者腕关节4-6小时,对于清醒的患者可以自我控制上述限制行为,但部分患者术后会由于麻药或其他疾病的原因而处于昏迷状态,昏迷状态下的患者会不自主的弯曲手腕,影响静脉回流,并且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活动手指来促进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十分不便,因此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固定器无法帮助患者活动手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冠脉介入治疗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板以及倒置固定在其顶部的凹型板,所述凹型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制动患者腕关节的固定件,还包括用于承载患者指关节的承载垫,所述凹型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垫运动并在该运动过程中辅助患者进行反复屈指动作的控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并分别沿水平向将所述凹型板上两个侧壁螺纹贯穿的蝶型螺杆,两个所述蝶型螺杆的相对端均转动安装有抵触板,两个所述抵触板的相对侧均构造有贴合人体腕关节处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的弧面阵列有若干个橡胶按压条,若干个所述橡胶按压条整体呈弧形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垫包括用于穿过指关节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入患者指关节的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件包括沿所述凹型板长度向滑动连接在其顶部的滑块,以及带动所述滑块沿其滑动方向往返运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滑块侧边连接有沿指关节长度向分布的拉绳,所述拉绳末端与所述矩形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型板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拉绳搭载在所述转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患者的手部穿过凹型板,利用固定件将患者的手腕固定限位,避免患者的手腕扭动影响静脉回流造成二次出血;利用控制件带动患者的指关节反复的屈指动作,促进患者手指关节末端的血液循环,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I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承载板;2、凹型板;3、固定件;301、蝶型螺杆;302、抵触板;4、承载垫;401、矩形框;402、U型槽;5、控制件;501、滑块;502、电动伸缩杆;503、拉绳;6、橡胶按压条;7、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荣胜,未经韩荣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17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良种养殖猪舍
- 下一篇:一种四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