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深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09661.7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陈文于;蔡勇奇;贺故;邹歆;张华;尼玛泽郎;徐晓龙;蔡鹏;谭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起航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B21D22/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拉深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还包括第一压料环、第二压料环、加热件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一压料环位于第二压料环内,所述第一压料环与第二压料环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件用于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进行加热,所述压料组件设置在上模上并用于驱使第一压料环以及第二压料环压紧板料。本申请具有提升板料拉深后的产品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拉深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其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16244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拉深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压边装置,压边装置包括压边圈,压边圈由直边压边区和圆角边压边区间隔固定连接而成,直边压边区的上方通过弹性件与上模连接,圆角边压边区藉由压紧组件压紧,拉深模具在工作时,通过压边圈对板料施加压边力,从而防止上模在拉伸板料的过程中,板料出现起皱和破裂。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上模对板料拉伸的过程中,由于板料边缘的变形程度非常大,虽然压边圈会压住整块板料的边缘,但板料边缘内部的内应力仍然很大,在拉深完成后,很多板料的边缘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并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板料拉深后的产品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拉深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拉深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拉深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还包括第一压料环、第二压料环、加热件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一压料环位于第二压料环内,所述第一压料环与第二压料环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件用于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进行加热,所述压料组件设置在上模上并用于驱使第一压料环以及第二压料环压紧板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机驱动上模靠近下模一侧移动时,压料组件会驱使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抵紧在板料上,同时加热件会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进行加热,在上模对板料拉深的过程中,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会将热量传递到板料上,板料内部的分子活跃度就会上升,并提升板料的延伸性,同时由于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之间存在间隙,板料就会有变形的空间,板料在拉深的过程中就不容易产生断裂,而在拉深后也不容易发生回弹,就可提升板料拉深后的产品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嵌设在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电热丝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进行加热,安装较为方便且温度可控。
可选的,所述压料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的四角,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弹簧和导向件,所述第一压料环上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料环上,另一端设置在上模上,所述第二压料环上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料环上,另一端设置在上模上,所述导向件用于使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保持朝向弹簧的轴线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抵接到板料上后,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板料进行抵压并压紧,由于弹簧具有缓冲和吸能的特点,可以防止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对板料的压力过大,使板料被拉断,同时弹簧的安装也较为方便,再则导向件可以使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正向压在板料上,并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起到导向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套筒和导向杆,所述套筒滑动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套筒均固定连接在上模上,所述第一压料环四角的导向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料环上,所述第二压料环四角的导向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料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向杆只能沿着套筒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上的套筒和导向杆就可以分别对第一压料环和第二压料环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弹簧发生变形而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起航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起航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09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电动扳手防转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排气管密封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