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06180.0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冯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1/04;A41F17/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乳入路腔镜 甲状腺 手术 术后 加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包括背心和设置于背心上的加压组件,加压组件用于术后伤口处加压;加压组件包括第一加压带和第二加压带,其中第一加压带的材质具有弹性,第一加压带一端固定于背心的肩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加压带一端固定于背心的底边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加压带可拆卸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可实现第二加压带加压部分长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衣适用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加压,通过加压组件对切口处加压,通过调节第二加压带加压部分的长度而拉伸具有弹性的第一加压带,从而实现加压压力的调节,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前部留下一条6-10cm的手术疤痕,而颈部和面部是人体的裸露部位,手术疤痕会影响美观。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现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借助图像辅助放大技术得到清晰的手术图像,通过使用超声刀切割腺体与甲状腺血管防止出血,细长的手术器械的远距离操作改变了需要在病灶部位直接切口的传统,可以将手术切口微小化并转移到身体的隐蔽部位。
因此,相较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好,美容效果佳,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术式。但针对术后恢复,最大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缺少合适的加压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包括背心和设置于所述背心上的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用于术后伤口处加压;所述加压组件包括第一加压带和第二加压带,其中所述第一加压带的材质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加压带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心的肩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压带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心的底边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加压带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可实现所述第二加压带加压部分长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压带为两条,其对称固定于所述背心的两侧肩部。
进一步地,所述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背心两侧肩部的垫肩,所述第一加压带一端固定于所述垫肩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三档扣或四档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压带为四条,两两对称固定于所述背心的底边上。
进一步地,使用状态下,每条所述第二加压带远离患者一侧面上设置有粘扣带的钩面和毛面;所述毛面靠近所述底边设置,所述钩面设置于远离所述底边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背心的左前衣片和右前衣片通过子拉链和母拉链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母拉链设有拉链头,所述子拉链为沿竖向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的三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衣适用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加压,通过加压组件对切口处加压,通过调节第二加压带加压部分的长度而拉伸具有弹性的第一加压带,从而实现加压压力的调节,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用加压衣的单侧使用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背心、2-第一加压带、3-第二加压带、4-垫肩、5-连接件、6-毛面、7-钩面、8-子拉链、9-母拉链、10-底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06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接式VR眼镜
- 下一篇:具有定量加料功能的发动机修护液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