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甲醛聚合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03817.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强;张建新;席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丰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43100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甲醛 聚合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甲醛聚合的生产装置,包括甲醛储罐、甲醛搅拌槽、加热管、甲醛中间槽和甲醛尾气吸收塔,甲醛储罐通过进料管线与甲醛搅拌槽连接,甲醛搅拌槽的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轮,加热管包括蒸汽进气管、第一螺旋盘管和第二螺旋盘管,通过第一螺旋盘管可对甲醛搅拌槽内聚合的甲醛进行加热,通过第二螺旋盘管对甲醛储罐进行加热,甲醛搅拌槽通过出料管线与甲醛中间槽连接,甲醛搅拌槽的顶部通过尾气输送管线与甲醛尾气吸收塔下端的进气口连接,甲醛尾气吸收塔的上部设有吸收液补充口,甲醛尾气吸收塔的下部通过循环管线与吸收液补充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防止甲醛聚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醛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甲醛聚合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甲醛生产是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蒸发后通入空气,在甲醛反应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为甲醛,反应后得到含有甲醛的反应气,该反应气需在甲醛吸收塔内进一步吸收到得甲醛溶液,该吸收过程一般在第一吸收塔内完成,通常也辅助第二、第三吸收塔。目前甲醛行业传统型吸收系统的技术如下:来自氧化器的甲醛气体由塔底进入第一吸收塔内,通过填料支撑架进入规整填料层,吸收液则由塔上部进入液体分布器,使吸收液均匀的喷洒在规整填料上,填料表面被吸收液浸湿,气体通过填料层空隙时与填料表面的吸收液进行传质交换。现有技术中在吸收塔底部甲醛溶液的温度为60~70℃,如果温度过低则甲醛溶液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由于目前一期生产的甲醛量小温度低,甲醛市场不好。储存的甲醛进入聚合的临近点,造成储罐底部的甲醛聚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甲醛聚合的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甲醛聚合的生产装置,包括甲醛储罐、甲醛搅拌槽、加热管、甲醛中间槽和甲醛尾气吸收塔,所述甲醛储罐通过进料管线与所述甲醛搅拌槽连接,所述进料管线上安装有进料泵,所述甲醛搅拌槽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所述甲醛搅拌槽内,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轮,所述加热管包括蒸汽进气管、第一螺旋盘管和第二螺旋盘管,在甲醛搅拌槽的外壁上环设有第一螺旋盘管,在甲醛储罐的外壁上环设有第二螺旋盘管,所述第一螺旋盘管的进口端与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螺旋盘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甲醛搅拌槽通过出料管线与所述甲醛中间槽连接,所述出料管线上安装有出料泵,所述甲醛搅拌槽的顶部通过尾气输送管线与甲醛尾气吸收塔下端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甲醛尾气吸收塔内有吸收液,所述甲醛尾气吸收塔的上部设有吸收液补充口,所述甲醛尾气吸收塔的下部通过循环管线与吸收液补充口连接,所述循环管线上安装有循环水泵。
通过第一螺旋盘管可对甲醛搅拌槽内聚合的甲醛进行加热,使聚合的甲醛融化,第二螺旋盘管利用第一螺旋盘管加热后的余热对甲醛储罐进行预加热,可以充分利用蒸汽的热量;同时,通过对甲醛储罐进行预加热,可使进入甲醛搅拌槽的液体预热,可减小第一螺旋盘管内的热量消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甲醛尾气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口处安装有甲醛传感器,通过甲醛传感器实时对排气口排放的气体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检测,以便排放气体中甲醛含量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甲醛搅拌槽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保温套,且所述第一螺旋盘管设置在甲醛搅拌槽的外壁与第一保温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甲醛储罐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保温套,且所述第二螺旋盘管设置在甲醛储罐的外壁与第二保温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丰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丰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03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