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内粘性流体物质液面高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89957.7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赵雪娥;吴小华;赵玉彤;边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F23/42 | 分类号: | G01F23/4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王璐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流体 物质 液面 高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内粘性流体物质液面高度测量装置,包括罐体和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投入罐内的浮体、设置在罐体侧壁顶部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设置在罐体侧壁外面底部的第二定滑轮以及内端连接在浮体上的牵引绳,牵引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牵引绳的外端连接配重体,罐体外壁上设置刻度线,刻度线的零刻度与罐体的底面平齐,牵引绳上在第二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之间的部分设置刻度指针;刻度指针与罐体内的流体物质液面保持平齐。本实用新型使标示的液面高度与实际液面高度一致,符合读数习惯,而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内粘性流体物质液面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煤焦油这一类粘性流体物质一般采用大型的圆柱形罐子储存,因为罐子侧壁不透明,无法直观查看罐内粘性流体物质的液面高度。
目前有些厂家采用罐内放置浮子并通过牵引绳和顶部的一个定滑轮来进行测量液面高度,但是其刻度值是从上向下逐渐变大,即与液面高度变化方向相反,既不直观,也不符合使用习惯;此外,浮子没入粘性流体物质的深度不够稳定,导致测量精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罐内粘性流体物质液面高度测量装置,使标示的液面高度与实际液面高度一致,符合读数习惯,而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内粘性流体物质容量测量装置,包括罐体和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投入罐内的浮体、设置在罐体侧壁顶部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设置在罐体侧壁外面底部的第二定滑轮以及内端连接在浮体上的牵引绳,牵引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牵引绳的外端连接配重体,罐体外壁上设置刻度线,刻度线的零刻度与罐体的底面平齐,牵引绳上在第二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之间的部分设置刻度指针;刻度指针与罐体内的粘性流体物质液面保持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包括平板形的漂浮块和固定连接在漂浮块下表面几何中心位置的平衡块,漂浮块密度、粘性流体物质密度和平衡块密度依次增大;所述配重体的重力小于粘性流体物质对浮体的粘合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罐体上配置至少2套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在罐体侧壁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侧壁顶部还通过挑杆设置悬空定滑轮,牵引绳并依次绕过悬空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接触粘性流体物质的部分开设凹槽,增加浮体与粘性流体物质的接触面,从而增加浮体与粘性流体物质的粘合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定滑轮配合,使标示的液面高度与实际液面高度一致,符合读数习惯;而且采用特殊的浮体结构,并避免了浮体与罐体侧壁产生摩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 2、浮体 3、第一定滑轮 4、第二定滑轮 5、第三定滑轮 6、牵引绳 7、配重体 8、刻度指针 9、挑杆 10、悬空定滑轮 11、粘性流体物质 21、漂浮块 22、平衡块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89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