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88147.X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5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瑾;荣峰;代中强;韩金权;曹朋飞;高翔;周琦;叶盛林;张兵;王远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王能德 |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屑回注全 流程 处理 控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包括钻屑输料装置、钻屑存储装置、造浆装置、回注装置以及远控装置;所述钻屑输料装置与所述钻屑存储装置连通,所述钻屑存储装置与造浆装置连通,所述造浆装置与回注装置连通,所述钻屑输料装置、钻屑存储装置、造浆装置以及回注装置均与所述远控装置电性连接;通过远控装置集中控制钻屑输料装置、钻屑存储装置、造浆装置以及回注装置,更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避免现场作业风险的安全区域,并通过远控装置控制现场的设备工作,有利于信息共享、快速切换和响应,不仅降低人为操作失当的可能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协同作业能力,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钻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废弃物回注是指将钻井和生产过程中从地层带来的废弃物再注入地层,此方式更接近“零排放”,因此是一种相对更环保、安全、经济的处理钻井废弃物的方式。
该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自动化程度低,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全部依靠人工观察单机数据,再依据施工工艺要求和个人经验发出各种操作指令。然而,石油钻井废弃物回注施工的作业链较长,影响因素多,作业区还有高压,废弃物本身也是具有二次污染能力的危险品,在这种施工环境下,全部依靠人工判断和操作,既容易引起沟通衔接上的滞后,又影响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故障和隐患的预判不及时,而且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和人身安全隐患。
因此,为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中心,也要为物料提供一种安全无渗漏、稳定配浆、安全回注的处理途径,改善现有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方式,增强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提高作业生产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通过远控装置控制现场的设备工作,有利于信息共享、快速切换和响应,不仅降低人为操作失当的可能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协同作业能力,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屑回注全流程处理控制设备,包括钻屑输料装置、钻屑存储装置、造浆装置、回注装置以及远控装置;所述钻屑输料装置与所述钻屑存储装置连通,所述钻屑存储装置与造浆装置连通,所述造浆装置与回注装置连通,所述钻屑输料装置、钻屑存储装置、造浆装置以及回注装置均与所述远控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屑输料装置包括输料节点控制单元、输料泵以及架体;所述输料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远控装置和输料泵电性连接,所述输料节点控制单元和输料泵均安装于所述架体内,所述输料泵与所述钻屑存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节点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交换机、第一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交换机安装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远控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一交换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输料泵与钻屑存储装置之间的通道处并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输料泵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屑存储装置包括储料节点控制单元、存储罐、回收泵以及绞龙;所述储料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远控装置和所述回收泵以及绞龙电性连接,所述存储罐安装于所述绞龙上并与所述钻屑输料装置的输料泵连接,所述回收泵设置于所述存储罐上并与所述造浆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料节点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交换机、第二可编程控制器、第二控制阀、料位计以及电子秤;所述第二交换机与所述远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交换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输料泵与存储罐之间的管道处,所述回收泵以及绞龙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料位计安装于所述存储罐上,所述电子秤与所述存储罐相邻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88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乘用车新型减振器下吊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软膏的配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