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斜顶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79376.5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闫伟丰;韩勇;潘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力登维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工匠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6 | 代理人: | 杨秀伟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EPP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模具斜顶机构,包括模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端安装有第一连动板,所述第一连动板侧壁通过三对顶出支臂连接有第一顶出滑块、第二顶出滑块、第三顶出滑块、第四顶出滑块、第五顶出滑块以及第六顶出滑块,本装置结构稳定,便于成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产品无伤脱膜保证了生产合格率,采用斜顶机构,在产品顶出后可以减少上下卡爪的距离,从而达到产品自动脱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EPP成型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具体为模具斜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设计者在对汽车零件开发时,产品为了方便装配节省成本,车企普遍采用通用的装配设计模式,大部分德系车企在对EPP前保缓冲泡沫的安装设计都采用卡爪上下卡接方式。
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有效的降低成本并提升了整车装配的效率。但是对于EPP成型工艺来说,此设计会导致产品无法自动脱膜,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并且在脱膜时会导致产品损坏,废品率高。针对此种产品成型过程种无法脱膜的情况,对模具的顶出结构做出调整,增加顶出面积,并且首次应用斜顶连动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EPP产品全自动脱膜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模具斜顶机构,解决了现有EPP成型工艺不方便脱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模具斜顶机构,包括模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端安装有第一连动板,所述第一连动板侧壁通过三对顶出支臂连接有第一顶出滑块、第二顶出滑块、第三顶出滑块、第四顶出滑块、第五顶出滑块以及第六顶出滑块,所述第二连动板侧壁通过三对顶出支臂连接有第七顶出滑块、第八顶出滑块、第九顶出滑块、第十顶出滑块、第十一顶出滑块以及第十二顶出滑块,所述第三连动板侧壁通过三对顶出支臂连接有第十三顶出滑块、第十四顶出滑块、第十五顶出滑块、第十六顶出滑块、第十七顶出滑块以及第十八顶出滑块,所述模腔内设有九对滑道,所述第一顶出滑块、第二顶出滑块、第三顶出滑块、第四顶出滑块、第五顶出滑块、第六顶出滑块、第七顶出滑块、第八顶出滑块、第九顶出滑块、第十顶出滑块、第十一顶出滑块、第十二顶出滑块一端滑动插入滑道内,另一端通过工字型燕尾结构与所述顶出支臂活动连接。
优选的,九对所述顶出支臂的长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滑道倾斜设置于所述模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滑块、第二顶出滑块、第三顶出滑块、第四顶出滑块、第五顶出滑块以及第六顶出滑块位于模腔左部,所述第七顶出滑块、第八顶出滑块、第九顶出滑块、第十顶出滑块、第十一顶出滑块以及第十二顶出滑块位于模腔中间部,所述第十三顶出滑块、第十四顶出滑块、第十五顶出滑块、第十六顶出滑块、第十七顶出滑块以及第十八顶出滑块位于模腔中间部。
优选的,所述顶出支臂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工字型燕尾结构匹配的凹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具斜顶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稳定,便于成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产品无伤脱膜保证了生产合格率,采用斜顶机构,在产品顶出后可以减少上下卡爪的距离,从而达到产品自动脱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力登维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力登维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79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散特柔超弹连裤袜
- 下一篇:雾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