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3674.5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鹏;高喜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鹏;高喜徽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158419 黑龙江省鸡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种 催芽 装置 | ||
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密封盖、承载容器、盛种盆、浸种盆、电阻加热丝、所述承载容器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电阻加热丝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底部,承载容器内部与浸种盆相适应,承载容器内部连接浸种盆,浸种盆插入在承载容器内部,浸种盆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盛种盆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盛种盆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盛种盆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承载容器上部具有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内部,催芽浅槽长度短于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先将水稻进行催芽以保证后续的种植操作,传统催芽操作操作繁琐,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密封盖、承载容器、盛种盆、浸种盆、电阻加热丝、所述承载容器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电阻加热丝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底部,承载容器内部与浸种盆相适应,承载容器内部连接浸种盆,浸种盆插入在承载容器内部,浸种盆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盛种盆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盛种盆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盛种盆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承载容器上部具有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内部,催芽浅槽长度短于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浸种深槽连接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在浸种深槽内部滑动,盛种盆外部结构半径小于浸种盆内部结构半径,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承载容器顶部连接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具有抓取把手。
所述密封盖底部具有密封边块,密封边块内部与承载容器相适应,密封边块内部连接承载容器,承载容器插入在密封边块内部,密封边块密封在承载容器外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稻种进行催芽操作时,在浸种盆中倒入足量的水,之后将浸种盆放入承载容器内部,之后将干燥稻种放入在盛种盆内部,使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在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完成后,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开始浸种,浸种48小时后,将盛种盆取出后重新将插入支撑块与催芽浅槽连接,此时盛种盆悬挂在浸种盆顶部,将电阻加热丝通电,将浸种盆内水加热至30℃左右,最后盖上密封盖密封,在浸种盆内水温下降至10~20℃时,再次为电阻加热丝通电使浸种盆内水温回升至30℃,保持24小时,稻种即可破胸,催芽工作完成,总体催芽效率高,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承载容器与浸种盆采用分体式设计且浸种盆具有二号抓取台,方便浸种盆的拿取与清洗,避免因长期使用水垢积攒在浸种盆底部影响浸种盆加热效果,使对浸种盆的清理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浸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催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载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种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盛种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阻加热丝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鹏;高喜徽,未经周文鹏;高喜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3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壳半片加工组合工装
- 下一篇:一种气密型恒湿文物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