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双膜振子的座椅及双膜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63011.3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强;房军;张国旭;华东旭;姜亦强;张庆华;左兴贵;吉祥;马飞龙;徐超;黄崇;李世伟;胡浩天;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禹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双膜振子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双膜振子的座椅及双膜振子,其座椅采用双模振子,其双模振子包括外壳,第一振膜、绕线支架、强磁金属盖、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均位于外壳内的装配空间内;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装配在外壳内壁上,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之间留有用于强磁金属盖移动的活动空间;绕线支架上装配有第一振膜,装配支架上装配有第二振膜;强磁金属盖包括边沿部和柱状部,边沿部周向设置在柱状部上;边沿部位于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振动,柱状部活动穿入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对声波的导向性更好,振感效果更强,功率比单膜提升30%~50%,而且采用两个振膜振感更细腻,不容易失真和破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带有双膜振子的座椅及双膜振子。
背景技术
单膜振子是最常见的振子类型,单膜振子在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单膜振子应用在倾斜的环境下时,磁铁工作时也会出现倾斜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磁铁会造成振膜的损坏,除了应用的局限性的情况,单膜振子本身只具有单个振膜,振感较差,而且容易出现容易失真和破音的状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双膜振子的座椅及双膜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双膜振子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和双膜振子,双膜振子连接于谐振板上,双模振子与谐振板形成谐振单元,谐振单元贴附于座椅主体贴近于使用者的一面;
双膜振子包括:
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装配空间;
第一振膜、绕线支架、强磁金属盖、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均位于装配空间内;
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装配在外壳内壁上,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之间留有用于强磁金属盖移动的活动空间;
绕线支架上装配有第一振膜,装配支架上装配有第二振膜;
强磁金属盖包括边沿部和柱状部,边沿部周向设置在柱状部上;
边沿部位于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振动,柱状部活动穿入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的通孔内。
可选地,外壳包括底座和保护罩,底座和保护罩之间通过预埋螺母连接,绕线支架装和装配支架均装配在底座上。
可选地,绕线支架和底座的装配方式为绕线支架插接在底座上的插接槽内。
可选地,装配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凹槽卡接在底座上的凸起上。
可选地,强磁金属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
一种双膜振子,包括:
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装配空间;
第一振膜、绕线支架、强磁金属盖、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均位于装配空间内;
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装配在外壳内壁上,绕线支架和装配支架之间留有用于强磁金属盖移动的活动空间;
绕线支架上装配有第一振膜,装配支架上装配有第二振膜;
强磁金属盖包括边沿部和柱状部,边沿部周向设置在柱状部上;
边沿部位于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振动,柱状部活动穿入装配支架和第二振膜的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禹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禹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3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