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用路面绿地雨水导向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1682.6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0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梅;曾丽竹;邱壮;付韵潮;王家良;贺刚;柴铁锋;龚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宋海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路面 绿地 雨水 导向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路面绿地雨水导向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雨水口设于道路两侧;还包括导水沟和海绵设施,导水沟沿道路两侧延伸设置,海绵设施设于道路周边;导水沟位于雨水口与海绵设施之间,且导水沟与海绵设施相连;导水沟包括第一导水沟侧壁和第二导水沟侧壁,道路标高高于第二导水沟侧壁标高,第二导水沟侧壁标高高于第一导水沟侧壁标高;道路标高高于雨水口顶标高,雨水口顶标高高于导水沟底标高;导水沟底标高高于海绵设施的蓄水层底标高。结合导水沟、海绵设施和雨水口实现海绵城市的雨水导向至海绵设施,溢流至雨水管网。本实用新型解决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排水沟有效相接海绵设施,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海绵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与雨水导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路面绿地雨水导向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是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传统排水沟虽可以及时排走场地雨水,但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悖,不能引导雨水进入海绵设施实现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的目的;降雨时期,雨水容易卷带泥沙堆积在道路、绿地交界处,海绵设计常用的植草沟宽度较大等均影响景观效果;雨水篦子、海绵设施溢流口重复布置增加了建设成本,项目海绵改造的情况下,难以设置溢流口。
因此,现有的排水沟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悖,存在以下问题:(1)雨水冲刷影响景观效果、植物生长,且道路泥沙冲刷进入绿地,长期堆积造成绿地渗透能力降低;(2)排水沟与海绵设施分隔,道路雨水的未有效组织进入海绵设施,雨水资源排走被浪费;(3)雨水管网复杂,项目改造时溢流口的设置难度大,新建项目功能相近的雨水口与溢流口的重复设置导致建设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路面绿地雨水导向排水系统,解决了道路、绿地泥沙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两者的交界处泥沙堆积的现象;且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排水沟有效相接海绵设施,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海绵排水系统;同时,海绵施设施溢流口与雨水口功能复合,经济合理又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绵城市用路面绿地雨水导向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所述雨水口设于道路两侧;还包括导水沟和海绵设施,所述导水沟沿道路两侧延伸设置,所述海绵设施设于道路周边;所述导水沟位于雨水口与海绵设施之间,且所述导水沟与海绵设施相连;其中,海绵设施与导水沟相接,有效阻挡泥沙的同时,将道路雨水导入海绵设施,排水、溢流功能复合的雨水口可避免溢流口、雨水口的重复设置,并且不影响原来场地排水的功能,便于泥沙清理,适用新建、改建项目;另外,雨水口整合溢流、排水功能复合功能;结合导水沟、海绵设施和雨水口实现海绵城市的雨水导向至海绵设施,溢流至雨水管网。
优选地,所述导水沟包括第一导水沟侧壁、第二导水沟侧壁和沟底,所述第一导水沟侧壁、沟底和第二导水沟侧壁围成U型导水沟;第一导水沟侧壁靠近海绵设施,所述第二导水沟侧壁靠近雨水口。
优选地,所述道路标高高于所述第二导水沟侧壁标高,所述第二导水沟侧壁标高高于所述第一导水沟侧壁标高。
优选地,所述道路标高高于所述雨水口顶标高,所述雨水口顶标高高于所述导水沟底标高。
优选地,所述导水沟底标高高于所述海绵设施的蓄水层底标高。
通过以上道路标高、雨水口标高、导水沟两侧壁标高、导水沟底标高和海绵设施的蓄水层底标高参数设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道路的雨水进入导水沟沉淀存蓄,当导水沟雨水高于第一导水沟侧壁,雨水溢出进入相邻的海绵设施净化、下渗、蓄积,当海绵设施的蓄水层雨水高于第二导水沟侧壁,雨水溢流进入雨水口,通过雨水口最终排至场地雨水管网;当海绵设施结构层雨水饱和后,通过海绵设施8结构层设置的排水管排入场地雨水管网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工业炉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