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径轻质防窜芯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7560.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屠渭江;王成旺;李清华;吴英俊;王礼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讯联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3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径轻质防窜芯 通信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径轻质防窜芯通信电缆,两个绝缘线芯对绞并与一个接地导体和一个AFRP强化芯条呈十字形均布形成缆芯,接地导体和绝缘线芯外径比为1:3至1:5,接地导体和AFRP强化芯条外径比为1:1至1:1.15,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和氟树脂挤包外护套,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椭圆筒形支撑网体,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氟树脂挤包外护套外径不超过3.5mm。该电缆在细径轻质化制作前提下,确保缆芯截面结构均衡,防止线芯窜芯发生,保证电缆电气特性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径轻质防窜芯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双绞线缆是综合布线最常用的布线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网络中。其由两根具有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按照一定节距绞合,可减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然而,当接地线与双绞线共同绞合时,由于外径不同的非对称性绞合形成的缆芯结构不均衡,容易发生窜芯,造成信号传送特性变差,大大影响电缆的电气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径轻质防窜芯通信电缆,在细径轻质化制作前提下,确保缆芯截面结构均衡,防止线芯窜芯发生,保证电缆电气特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细径轻质防窜芯通信电缆,两个绝缘线芯对绞并与一个接地导体和一个AFRP强化芯条呈十字形均布形成缆芯,所述接地导体外径和所述绝缘线芯外径比为1:3至1:5,所述接地导体和所述AFRP强化芯条外径比为1:1至1:1.15,所述绝缘线芯外径不超过1mm,所述绝缘线芯绞距为12mm至30mm,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发泡氟树脂绝缘层,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和氟树脂挤包外护套,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椭圆筒形支撑网体,所述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所述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所述氟树脂挤包外护套外径不超过3.5m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外径不超过0.9mm。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导体为若干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直径0.01mm至0.03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氟树脂绝缘层厚度不超过0.3mm。
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线径不超过25μm。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厚度不超过0.3mm。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4mm至0.08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6mm至0.12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大于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
作为优选,所述AFRP强化芯条为若干芳纶纤维绞合并与热塑性聚丙烯树脂热熔粘接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挤包外护套厚度为0.3mm至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7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承载绞线型抗拉伸多芯橡皮护套软电缆
- 下一篇:高压空气注气联动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