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3821.2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7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郑铁国盾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5;B63C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水上救生圈,包括U型气囊,U型气囊的中间处一体成型有横杠,U型气囊的左右两侧靠近前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手抓带,U型气囊的两边端头处均设有驱动件安装筒,驱动件安装筒内设有电机及螺旋桨,U型气囊内侧规则布设有主控线路板、电源管理器和GPS定位装置,U型气囊外配套设有遥控器、救援绳和二氧化碳充气钢瓶。该水上救生圈便于携带,减少占用空间,可以灵活应用,便于同时救助多个目标;其具有智能修正航向、失联自动返航功能,正反面均可行驶,可以快速通过遥控航行到落水者身旁,提高救援效率,减轻救援人员的工作量;具有定位和自动返航功能,适用于各种复杂水域,做到快速安全高效的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水上救生圈。
背景技术
水上救援是指在通航水域航行作业的船舶、竹筏等浮动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竹筏在内河通般水域发生的碰撞、触礁、搁浅、火灾、爆炸、沉没、落水、船舶运载危险化学品等引起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时开展的火灾扑救及人员救助等工作。救生圈是最主要的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而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然而,常规的救生圈形状固定,携带不便,使用不够灵活,同时常规的救生圈主要是圆环形的,在抛向救生目标时非常容易偏离方向或距离,无法很好地实现救援效果,且每次只能救助一个人,另外常规的救生圈功能单一,无法航行,救助落水者主要依靠救援人员的外力,而在广阔水面上还容易出现救生目标随着救生圈被冲走的情况,导致救援工作更加难以进行。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水上救生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上救生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上救生圈,包括U型气囊,所述U型气囊的中间处一体成型有横杠,所述U型气囊的左右两侧靠近前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手抓带,所述U型气囊的两边端头处均设有驱动件安装筒,所述驱动件安装筒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U型气囊内侧靠近前端处规则布设有主控线路板、电源管理器和GPS定位装置,所述U型气囊外配套设有遥控器,所述U型气囊外还配套设有救援绳和二氧化碳充气钢瓶。
作为优选,所述U型气囊外侧壁上靠近所述主控线路板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状态指示灯,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状态指示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主控线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U型气囊外侧壁上靠近所述电源管理器处设有防水充电接口,所述防水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所述主控线路板及所述GPS定位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抓带通过销钉固定在所述U型气囊的外侧壁上,所述U型气囊的一边侧壁内固定嵌设有充气阀,所述U型气囊的外侧壁上规则熔接有若干反光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安装筒固定套接在所述U型气囊的端头外侧,所述驱动件安装筒的尾端处卡接有安全保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悬空固定在所述驱动件安装筒的内侧,所述螺旋桨的外缘尺寸小于所述驱动件安装筒的内侧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遥控器上规则设有若干控制摇杆,所述遥控器的头端设有天线,所述遥控器内设有与所述主控线路板无线通讯连接的集成电路电板。
作为优选,所述救援绳内混编有高强度反光丝。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充气钢瓶的瓶口尺寸与所述充气阀的尺寸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郑铁国盾警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郑铁国盾警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3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