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27591.0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大俊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刘咏华 |
地址: | 038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治理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内侧固定有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双旋流器,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振动筛,所述底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后侧与底部支架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架的侧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顶端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侧设置有旋转块;通过设计的支撑杆、连接管道、卡槽、旋转块、限位滑块、收纳槽,改善原先导向板在使用时,导向板与底部支架之间无支撑结构,存在使用不稳固的现象,通过该支撑结构,对导向板进行支撑,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可根据需求将该支撑结构进行收纳,从而增加使用便捷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清淤装置,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现有的河道治理清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导向板将淤泥排出,由于导向板与底部支架之间无支撑结构,从而造成导向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不稳固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内侧固定有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双旋流器,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振动筛,所述底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后侧与底部支架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架的侧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顶端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侧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端部与旋转块的侧面为固定状态,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旋转块的端部为转轴连接,且支撑杆的一端与旋转槽为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导向板的后侧固定有连接管道。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固定有卡块,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固定卡槽,且固定卡槽的内壁固定有缓冲硅胶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表面为贴合状态,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呈贴合状态,所述支撑杆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的高度尺寸与限位滑槽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旋转块的端部横截面尺寸与支撑杆的端部横截面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前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支撑杆、连接管道、卡槽、旋转块、限位滑块、收纳槽,改善原先导向板在使用时,导向板与底部支架之间无支撑结构,存在使用不稳固的现象,通过该支撑结构,对导向板进行支撑,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可根据需求将该支撑结构进行收纳,从而增加使用便捷度。
(2)通过设计的卡块、缓冲硅胶块、固定卡槽,使支撑杆在嵌入收纳槽的内侧过程中,通过该结构,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当支撑杆嵌入收纳槽的内侧后,通过该结构使支撑杆的位置固定,从而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支架与导向板连接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收纳示意图;
图中:1、底部支架;2、主体;3、双旋流器;4、振动筛;5、支撑杆;6、导向板;7、连接管道;8、卡槽;9、收纳槽;10、限位滑槽;11、限位滑块;12、连接管;13、旋转块;14、缓冲硅胶块;15、固定卡槽;16、卡块;17、旋转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大俊,未经曹大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27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物联网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内拉筋型铝箔集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