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27408.7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威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22F9/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华博天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0 | 代理人: | 刘晓丽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生产 用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排料斗、限位板和导料道,还包括支撑托架和排料口,所述排料斗内侧分别倾斜式布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导料道,所述排料斗外围底部设有支撑托架。通过排料斗、限位板、导料道、支撑托架和排料口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铜颗粒生产提供铜锭块上料机构,使得人员在上料时,手部能够远离热熔化用的坩埚,避免铜颗粒造粒机的坩埚对人员手部出现烫伤意外,大大增加人员作业的安全性;整体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使用稳定安全,能够助于人员便捷的对铜颗粒的造粒机的坩埚内稳定的投入需要进行热熔的铜锭原料,有效避免坩埚对人员手部意外烫伤,可助于人员持续上料处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颗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铜颗粒在加工时,需要人员通过金属造粒机将其进行热熔,随后使热熔后的铜水逐个滴入水中冷却,形成铜颗粒。
目前人员在对铜颗粒加工的造粒机的坩埚内上料时,需要人员手动将待熔融的铜锭插送至坩埚内,而在持续的加工作业中,坩埚表面的热量极高,会出现对人员手部意外烫伤的现象,缺乏良好安全的上料辅助部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排料斗、限位板和导料道,还包括支撑托架和排料口,所述排料斗内侧分别倾斜式布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导料道,所述排料斗外围底部设有支撑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托架包括支撑圈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分别与支撑圈底部焊接连接,所述排料斗底端插设于支撑圈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排料斗内壁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斗底端贯穿开设有排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人员通过排料斗、限位板、导料道、支撑托架和排料口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铜颗粒生产提供铜锭块上料机构,使得人员在上料时,手部能够远离热熔化用的坩埚,避免铜颗粒造粒机的坩埚对人员手部出现烫伤意外,大大增加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2.整体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使用稳定安全,能够助于人员便捷的对铜颗粒的造粒机的坩埚内稳定的投入需要进行热熔的铜锭原料,有效避免坩埚对人员手部意外烫伤,可助于人员持续上料处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的排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的支撑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料斗;2、限位板;3、导料道;4、排料口;5、支撑托架;6、支撑圈;7、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铜颗粒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排料斗1、限位板2和导料道 3,还包括支撑托架5和排料口 4,所述排料斗1内侧分别倾斜式布设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之间形成导料道3,所述排料斗1外围底部设有支撑托架5。
其中,所述支撑托架5包括支撑圈6和支撑腿7,所述支撑腿7顶部分别与支撑圈6底部焊接连接,所述排料斗1底端插设于支撑圈6内;通过支撑圈6和支撑腿7组成的支撑托架5,实现为排料斗1进行支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威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威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27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厚填土场地地基处理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