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18382.X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1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韩高岩;李金芳;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D13/02;F01K7/38;F01K17/02;F01D15/10;F01D15/08;F04B39/06;F01K27/00;F01K7/4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徐锟 |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三联 能源 | ||
1.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包括:
给水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给水泵(7)、换热设备和给泵汽轮机(6);
压缩空气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空气过滤器(16)、空气压缩机(1)、后处理设备和空压机汽轮机(2),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低压排汽加热器(15)、前置冷却器(14)和干燥罐(13);
发电供热系统,包括与所述换热设备相连通的发电汽轮机(3)和发电机(5);
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相连通的补水加热器(11)和中间冷却器(9);
其中,所述给水系统将高温高压的水蒸汽送入所述空压机汽轮机(2)和所述发电汽轮机(3),所述空压机汽轮机(2)带动所述空气压缩机(1),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将处理过的压缩空气送入压缩空气母管,所述发电汽轮机(3)做功带动所述发电机(5)发电,所述发电汽轮机(3)的中间抽汽排入中压供热母管,所述发电汽轮机(3)和空压机汽轮机(2)的排汽带动所述给泵汽轮机(6)并排入低压供热母管;
其中,所述前置冷却器(14)和所述空气压缩机(1)相连通并释放高压空气余热进行给水的第一级加热,和/或,所述补水加热器(11)和所述给泵汽轮机(6)相连通并利用所述给泵汽轮机(6)的排汽余热进行水的第二级加热,和/或,所述中间冷却器(9)和所述空气压缩机(1)相连通并利用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压缩热进行给水的第三级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供热系统还包括低压减温减压器(17)和中压减温减压器(18),所述给水系统产生的主蒸汽还通过所述中压减温减压器(18)和所述低压减温减压器(17)进行喷水减温减压后分别接入中压供热母管和低压供热母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补水加热器(11)相连的给水旁路,所述给水旁路与所述前置冷却器(14)并联,所述给水旁路上设有前置旁路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汽轮机(2)带动所述空气压缩机(1)对空气进行多级压缩,每一级压缩后产生的压缩热在所述中间冷却器(9)中与水换热进行余热利用,最后一级压缩完成的热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所述后处理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两个并联的干燥罐(13),两个干燥罐(13)切换使用,一个用来干燥空气的同时另一个利用热压缩空气进行热吹或冷吹再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排汽加热器(15)和所述空压机汽轮机(2)之间设有温控阀(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热吹再生过程中,热压缩空气的温度若低于所述干燥罐(13)热吹再生的温度要求,通过低压排汽加热器(15)加热至目标温度,以所述低压排汽加热器(15)为热源,将所述干燥罐(13)热吹再生所需的最优温度作为所述温控阀(8)的设定温度,通过所述温控阀(8)和所述低压排汽加热器(15)实现温度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先进行一个干燥罐(13)的热吹再生,再通过另一个干燥罐(13)干燥后排入压缩空气管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冷吹再生过程中,所述空气压缩机(1)排出的热压缩空气通过前置冷却器(14)先冷却再进入干燥罐(13)冷吹,热压缩空气的余热即在所述前置冷却器(14)加热给水进行回收利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电三联供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间冷却器(9)并联的中间旁路阀(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183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物信息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眼镜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