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10530.3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飞;夏端;杨连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超前 预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掘进钻头,所述掘进钻头的外壁连接有掘进刀片,所述掘进钻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槽,所述连接孔槽的内壁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锚杆本体一端的牵引头通过连接管伸进连接孔槽内,利用复位弹片推动限位板复位对牵引头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牵引头在连接孔槽内固定不会滑脱,然后通过对连接管的转动使得掘进钻头在安装部位进行掘进,从而带动锚杆本体伸进钻孔内,在连接管跟随掘进的过程中,利用连接管的外壁对钻孔内跟随防护避免钻孔坍塌,然后对连接管的内部进行灌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超前锚杆是沿开挖轮廓线,以较大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锚固(预支护),在提前形成的围岩锚固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装渣、出渣和衬砌等作业。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超前锚杆在隧道进行预支护安装时通常采用预先钻孔然后安装锚杆的方式,但该种方式在岩体易破碎部位安装时,钻孔容易坍塌,进而对锚杆的安装造成困难,不易对锚杆进行加固,影响隧道的支护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将锚杆本体一端的牵引头通过连接管伸进连接孔槽内,利用复位弹片推动限位板复位对牵引头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牵引头在连接孔槽内固定不会滑脱,然后通过对连接管的转动使得掘进钻头在安装部位进行掘进,从而带动锚杆本体伸进钻孔内,在连接管跟随掘进的过程中,利用连接管的外壁对钻孔内跟随防护避免钻孔坍塌,然后对连接管的内部进行灌浆,随着浆液的不断注入,将连接管同时从孔内抽离出来,浆液会自动填充到孔洞内使锚杆本体在孔内被浆液包裹固定,待浆液凝固后完成对锚杆本体的安装,便于锚杆本体的更好的安装,减小岩体对锚杆本体安装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包括掘进钻头,所述掘进钻头的外壁连接有掘进刀片,所述掘进钻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槽,所述连接孔槽的内壁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外壁连接有复位弹片,所述复位弹片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孔槽的内部设置有牵引头,所述牵引头的一侧连接有锚杆本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掘进钻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掘进钻头的一侧设置有延长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延长接管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延长接管的一端连接有螺纹接管,所述螺纹接管与第一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便于连接管与延长接管之间更好的拆卸和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锚杆本体远离牵引头的一端连接有扩张杆,所述扩张杆的一端设置有扩张孔,所述扩张杆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分离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使得锚杆本体在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利用工具伸入扩张孔内,对扩张杆的一端进行扩张,便于使用者可以利用锚杆本体尾端扩张的扩张杆对孔口的待凝固的浆液进行一定的防护,便于锚杆本体安装得更加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接槽与固定块的连接,使得连接管在转动时更好地对掘进钻头进行带动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掘进钻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便于连接管对掘进钻头稳定的传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锚杆本体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加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10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