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埋钢柱施工的无面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9105.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翟钊论;芮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静楠;何梅生 |
地址: | 23807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埋钢柱 施工 无面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埋钢柱施工的无面凳结构,涉及预埋钢柱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首尾相接构成矩形框状结构的四根连接架、支撑于矩形框状结构底部的四根支架及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支架连接固定的加强架,预埋钢柱架设于各连接架顶部,与各连接架焊接连接固定;无面凳结构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筏板基础区域绑扎筏板基础钢筋,无面凳结构处的筏板基础钢筋与无面凳结构的外表面焊接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进行筏板基础和预埋钢柱的一体化成型,使预埋钢柱能够在无钢筋式预埋件和预留杯口式基础的条件准确定位及稳定施工,成型结构稳固、牢靠,施工精度高,同时大大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有效缩减施工工期和控制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埋钢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预埋钢柱施工时对其进行固定和支撑的无面凳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钢结构建筑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代建筑体系,它以钢构件代替传统的钢筋砼或砖混承重体系,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特点,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环保的使用空间和居住环境。
钢筋式预埋件和杯口式基础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建筑钢柱施工中的基础结构,但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工业厂房和仓储兴起,此类建筑如以传统的钢筋式预埋件和杯口式基础进行钢柱施工,将面临施工量过大、工期过长,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同时,此类建筑的施工环境也较为复杂,传统的施工方法也难以适应此类复杂的施工环境,而在无钢筋式预埋件和杯口式基础的条件下施工,施工过程中钢柱的定位、稳定均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埋钢柱施工的无面凳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预埋钢柱施工的无面凳结构,包括首尾相接构成矩形框状结构的四根连接架、支撑于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底部的四根支架及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支架连接固定的加强架,预埋钢柱架设于各所述连接架顶部,所述预埋钢柱的钢柱底板与各所述连接架焊接连接固定;所述无面凳结构通过四根所述支架支撑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筏板基础区域纵横交错绑扎设有筏板基础钢筋,所述无面凳结构处的所述筏板基础钢筋紧贴所述无面凳结构的外表面绑扎设置,且与所述无面凳结构的外表面焊接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槽钢,所述连接架为角钢。
进一步的,四根所述连接架构成的矩形框状结构中,构成一对相对边的所述角钢的平板相背设于立板的外侧顶部,构成另一对相对边的所述角钢的平板相向设于立板的内侧顶部;所述支架顶端连接固定至平板相向设置的一对角钢的立板端部,且所述支架的开口向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埋钢柱施工的无面凳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进行筏板基础和预埋钢柱的一体化成型,使预埋钢柱能够在无钢筋式预埋件和预留杯口式基础的条件准确定位及稳定施工,成型结构稳固、牢靠,施工精度高,同时大大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有效缩减施工工期和控制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便捷,能够实现量产且制造成本低,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的四根支架底部可加塞垫块,能够适应施工现场混凝土垫层不平整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处的平面图。
图中:
1、连接架,2、支架,3、加强架,4、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9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