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4673.3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7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陶迎;钟渝;刘国华;张瑶;杨林;邓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除尘器 氮气 密封 保温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与湿式电除尘器连通的绝缘体,桶体上设有氮气旋流密封结构,氮气旋流密封结构包括氮气补气管、氮气引流管以及与氮气引流管连通的氮气储存腔桶体包括桶体上部和桶体底座,氮气储存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氮气流入桶体底座内并在桶体底座内形成旋流的引流孔,且旋流向湿式电除尘器方向流动。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氮气通入桶体内的部位,优化了氮气流动状态,在桶体内形成了氮气幕墙,将绝缘体与湿式电除尘器隔离开,避免湿式电除尘器内的烟气反窜进入绝缘体内,从而保证绝缘体不被污染,保障其绝缘性能,避免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
背景技术
在冶金和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通常包含大量的粉尘、水蒸气或腐蚀性气体,例如高炉烟气。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必须在烟气排放前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目前,工程上较多运用湿式电除尘器来高效脱除烟气中的液滴、粉尘等,实现烟气的深度净化。在湿式电除尘器中,由于电除尘器电晕极系统是高压带电体,因此其悬挂支撑装置必须同壳体以及阳极系统等接地部件保持良好的绝缘,并保证高压带电体有足够的放电距离每个电场的阴极系统一般有四个保温桶(绝缘子室),为防止陶瓷瓶(高压绝缘子)冷凝结露,保温桶内需设置电阻加热器,使保温桶内温度高于烟气的露点温度20-30℃。通常情况下,会在保温桶内通入氮气,使得陶瓷瓶外侧区域填充一定量的氮气(常温),以防止空气或者烟气进入桶内;同时,通过陶瓷瓶上设置的引流通道将氮气引入陶瓷瓶内侧,形成气流引射防止电除尘器内的含尘烟气进入陶瓷瓶内侧。
当湿式电除尘器应用在负压工况下时,采用上述方法和结构即可保证陶瓷瓶内侧不会出现积灰、爬电等现象;但当湿式电除尘器位于正压工况下时,上述方法和结构则因流场内存在的旋流,极有可能导致烟气反窜进入陶瓷瓶,甚至进入保温桶内,进而污染陶瓷瓶以及保温桶而引发相应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极有可能反窜进入保温桶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与湿式电除尘器连通的绝缘体,所述桶体上设有氮气旋流密封结构,所述氮气旋流密封结构包括氮气补气管和氮气引流组件,氮气引流组件包括氮气引流管以及与氮气引流管连通的氮气储存腔,所述桶体包括桶体上部和桶体底座,氮气储存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氮气流入桶体底座内并在桶体底座内形成旋流的引流孔,且旋流向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方向流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湿式电除尘器的氮气旋流密封保温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氮气引流组件向桶体底座内通入氮气,并在桶体底座内形成了向湿式电除尘器方向流动的旋流,即在绝缘体内侧面之下的桶体底座区域形成氮气幕墙,将桶体内的绝缘体与湿式电除尘器隔离开,避免湿式电除尘器内的烟气反窜进入绝缘体(陶瓷瓶)内,保证绝缘体和桶体上部不被污染,从而保障绝缘体的绝缘性能,避免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氮气补气管的氮气流量大于等于氮气引流管的氮气流量,以确保桶体底座内旋流形成后导致的负压区能尽量被氮气补气管补入绝缘体内的氮气填充,而不是湿式电除尘器内的烟气反窜进入绝缘体内填充。
可选地,所述氮气储存腔由环形底板、环形盖板、圆筒以及桶体底座的内周壁组成。
本方案中,利用环形底板、环形盖板、圆筒以及桶体底座的内周壁形成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即为氮气储存腔,如此,氮气引流管仅需贯穿桶体底座的侧壁即可与氮气储存腔连通,从而将氮气通入氮气储存腔内并通过氮气储存腔侧壁的引流孔进行重新分配流入桶体底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4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加工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破碎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