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96099.1 | 申请日: | 202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5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国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千小帅 |
地址: | 333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焰式柴 烧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包括窑炉本体以及烟囱;窑炉本体包括作品室、燃烧室以及木灰室,作品室位于窑炉本体内一侧,作品室底部设有若干烟道,木灰室位于窑炉本体内另一侧底部,燃烧室位于木灰室上侧,燃烧室顶部与作品室相通;燃烧室靠近作品室的一侧设有若干与作品室相通的穿火孔,窑炉本体上设有若干与燃烧室相通的第一进气孔,燃烧室底部设有若干与木灰室相通的落灰孔,窑炉本体上设有若干与木灰室相通的第二进气孔;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作品室相适配的作品室门,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燃烧室相适配的燃烧室门,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木灰室相适配的木灰室门;烟囱位于窑炉本体的后侧且与烟道相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
背景技术
陶瓷的最初的诞生就是使用木柴裸烧,中国是陶瓷烧制工艺最早的国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窑炉,木柴烧制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唐宋时期,由于表面装饰釉的发展及表面装饰工艺的普及提高,俗称裸烧的传统柴烧工艺渐渐被隔火的匣钵代替,真正意义的柴烧传到日本,慢慢地在日本发展起来,现代柴烧大部分都是不上化学釉药,都是靠木柴燃烧产生的灰烬落在作品上,高温下融化后在作品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色彩和肌理。目前国际上的柴烧窑炉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日本窑炉的原理和技术。但这类窑炉都是采取单向火焰的行走路线,烧出的作品不能实现灰釉全覆盖,作品上都带着明显的火路走向痕迹。转焰窑则利用火焰往上升的物理性质,将作品室和燃烧室的顶部一体化,设计成整体拱形,顺应火势走向,将火焰从燃烧室从拱形引入作品室顶部,在顶部拱形的牵引和底部烟囱口的强烈吸力下,由上向下,在作品上层层旋转,一直到达作品室底部,火焰在作品室形成一个近乎360度的旋转,再被底部吸烟孔吸收,经烟囱排出。在作品室和作品室之间设有孔洞墙,部分火焰可以穿墙而过,到达作品正面,也可以保护作品不会被投柴砸到。在此期间,火焰基本上被充分发挥,热效应达到最大值,木灰也被最大限度地落在作品上,分布无死角,更不会大量排烟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包括窑炉本体以及烟囱;
所述窑炉本体包括作品室、燃烧室以及木灰室,所述作品室位于窑炉本体内一侧,所述作品室底部设有若干烟道,所述木灰室位于窑炉本体内另一侧底部,所述燃烧室位于木灰室上侧,所述燃烧室顶部与作品室相通;
所述燃烧室靠近作品室的一侧设有若干与作品室相通的穿火孔,所述窑炉本体上设有若干与燃烧室相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若干与木灰室相通的落灰孔,所述窑炉本体上设有若干与木灰室相通的第二进气孔;
所述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作品室相适配的作品室门,所述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燃烧室相适配的燃烧室门,所述窑炉本体前侧转动设有与木灰室相适配的木灰室门;
所述烟囱位于窑炉本体的后侧且与烟道相通。
作为改进,所述窑炉本体远离燃烧室的一侧中部设有延伸至作品室内的第一电子测温计,所述窑炉本体上侧设有延伸至作品室内的第二电子测温计。
作为改进,所述窑炉本体位于第一电子测温计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一观火孔。
作为改进,所述作品室门上设有延伸至作品室内的第三电子测温计,所述作品室门位于第三电子测温计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观火孔。
作为改进,所述作品室门上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提高木柴燃烧效率;2、实现火焰360度无死角旋转;3、实现灰釉对作品的全方位覆盖;4、大幅度降低烟灰出烟囱的问题,基本无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焰式柴烧窑炉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国,未经何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96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业车辆快速更换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