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6250.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倩倩;张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李建忠;阚梓瑄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池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极柱,极柱至少部分置于电池壳体内,且极柱置于电池壳体内的部分具有凸出部;电芯,电芯设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极耳背离电芯主体一侧设有凹槽;凸出部的至少部分置于凹槽内,且凸出部与凹槽内壁的至少部分接触。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中极柱通过与凹槽的底部和/或侧壁接触,可以实现极柱与电芯的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电流传输路径,以提升整体过流能力。同时,凸出部至少部分置于凹槽的结构设置可以避免极柱的凸出部在电池壳体内部单独占用较大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括极柱和电池壳体。在组装电池时,极柱会部分伸入至电池壳体内部,以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连接。但是,凸出的极柱会占用电池内部较大空间。
因此,如何避免极柱占用电池内部较大空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以减小极柱在电池内部单独占用空间,从而提升电池内空间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电池壳体;
极柱,所述极柱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且所述极柱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部分具有凸出部;
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背离所述电芯主体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凸出部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内壁的至少部分接触。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极柱和电芯,其中,极柱至少部分置于电池壳体内部,电芯完全置于电池壳体内部。具体来说,极柱的凸出部至少部分插入极耳的凹槽内,同时,插入凹槽内的凸出部与凹槽内壁的至少部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极柱通过与凹槽的底部和/或侧壁接触,可以实现极柱与电芯的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电流传输路径,以提升整体过流能力。同时,凸出部至少部分置于凹槽的结构设置可以避免极柱的凸出部在电池壳体内部单独占用较大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可以在保持电池性能的前提下,提升电池内空间的利用率,便于缩小电池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如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电池。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中,电池内极柱通过与凹槽的底部和/或侧壁接触,可以实现极柱与电芯的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电流传输路径,以提升整体过流能力。同时,由于凸出部至少部分置于凹槽内,可以避免极柱的凸出部在电池壳体内部单独占用较大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包括极片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远离所述极片本体一端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壁和侧壁,且所述凹槽的底壁由所述极耳形成。
在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极片时,极耳处设置的凹槽可以用于容纳其他凸出结构的至少部分。示例性的,极柱的凸出部可以至少部分插入极耳的凹槽内,以避免极柱的凸出部在电池壳体内部单独占用较大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插入凹槽内的凸出部可以与凹槽内壁的至少部分接触,以实现极柱与电池极片的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电流传输路径,以提升整体过流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凹槽的底壁由极耳形成,所以可以避免极柱与极片本体接触、发生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6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碾压辊快换工装和碾压辊快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吸声尖劈及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