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量角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4334.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勤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56 | 分类号: | G01B3/56;G01C9/00;B26D1/01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量角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角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量角器,包括第一方形直杆、第二方形直杆、轴固定座、刻度盘和调节旋钮,第一方形直杆的上端外切成型有第一圆环,第二方形直杆的上端外切成型有第二圆环,轴固定座轴向设置在第一圆环上,刻度盘通过调节旋钮轴向连接在轴固定座上,第二圆环限制在第一圆环和刻度盘之间,并且第二方形直杆通过第二圆环绕轴固定座转动,在第一方形直杆上设置有水平仪,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探针;能够使该多功能量角器适用于更多复杂结构的角度测量,且测量过程中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为方形结构,能够保证测量时多功能量角器的夹角与物体的夹角处于同一平面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角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量角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画图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灵活要求逐渐提高,量角器在结构设计上逐渐优化,其优化普遍是在传统半圆形结构的量角器上增加方形直杆结构,能够辅助角度测量,测量后的角度通过方形直杆的位置确定,且采用方形直杆的结构,能够便于画线段,提高了测量的灵活度;
带杆的量角器还分为单杆和双杆两种,现有通用的双杆量角器可以通过在两根杆上分别加装探针,从而实现测量和切割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双杆量角器在转动连接的位置上设置不够紧凑,且松紧调节稳定性低;并且现有的双杆量角器只能进行单面的水平测量,无法进角度面的水平测量,导致在一些结构复杂的物体上无法使用水平测量仪;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量角器,包括第一方形直杆、第二方形直杆、轴固定座、刻度盘和调节旋钮,第一方形直杆的上端外切成型有第一圆环,第二方形直杆的上端外切成型有第二圆环,轴固定座轴向设置在第一圆环上,刻度盘通过调节旋钮轴向连接在轴固定座上,第二圆环限制在第一圆环和刻度盘之间,并且第二方形直杆通过第二圆环绕轴固定座转动,在第一方形直杆上设置有水平仪,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探针;当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进行180°展开后,第一方形直杆相切第一圆环的相切平面与第二方形直杆相切第二圆环的相切平面重合,当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进行0°合拢后,第一方形直杆相切第一圆环的相切平面与第二方形直杆相切第二圆环的相切平面平行。
优选地,刻度盘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凹陷部,第一圆环的内侧设置有匹配于固定套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匹配于凹陷部的凸起部。
优选地,轴固定座包括底盖和轴向设置在底盖上的螺纹杆,底盖限制在固定环的下端,螺纹杆穿过第一圆环和刻度盘,并与调节旋钮螺纹连接;底盖上设置有埋头通孔,固定套下端设置有对应于埋头通孔的螺纹孔,刻度盘通过螺纹孔与底盖上的埋头通孔进行螺丝连接。
优选地,在底盖上设置有卡槽,固定环下端设置有匹配于卡槽的卡块,底盖和固定环之间通过卡槽和卡块的配合进行定位。
优选地,第二圆环的内侧设置有滑动环,在滑动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防滑垫,滑动环通过两片防滑垫分别与刻度盘和固定环活动配合。
优选地,调节旋钮与刻度盘之间设置有平垫,调节旋钮通过平垫压住刻度盘。
优选地,第一方形直杆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底部开设有透出于第一方形直杆的观察口,水平仪装置在第一容纳槽内。
优选地,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第一方形直杆上的固定孔靠近第一方形直杆的相切面,第二方形直杆上的固定孔靠近第二方形直杆的相切面。
优选地,第二方形直杆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的上部开设有按压槽,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存放探针的收纳盒。
优选地,第一方形直杆和第二方形直杆的下端还分别设置有调平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勤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勤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4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