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84124.4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付榆;乔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442 | 分类号: | A61F5/4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 地址: | 614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道 造瘘口还纳术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具体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其包括排出物收集件以及与肠道缝合连接的防脱帽,所述防脱帽上设有用于穿针过线的穿针孔;所述防脱帽的顶部与肠道连通,所述防脱帽的底部通过导流套与所述排出物收集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出物收集件将患者从造瘘口流出的排出物进行收集,使患者的排出物可以及时排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防脱帽与肠道缝合可以避免排出物收集件与肠道分离,从而防止患者的腹腔和伤口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临床手术中,对肠道进行造瘘口手术后,二期再还纳入腹腔的手术操作越来越多,而肠道造瘘口是改道以后大便流出的部位,在造瘘口还纳手术时导致腹腔和伤口感染率高,常常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感染,手术时通常将造瘘口缝合住,但是此种方式肠粘膜和周围组织长期暴露在外且持续性受大便的刺激,常常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另外一种方式是在肠道上套一次性无菌袋,但此种方式无菌袋易从肠道上滑落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以解决现有造瘘口的排出物排出困难,导致患者的腹腔和伤口容易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肠道造瘘口还纳术保护器,其包括排出物收集件以及与肠道缝合连接的防脱帽,所述防脱帽上设有用于穿针过线的穿针孔;所述防脱帽的顶部与肠道连通,所述防脱帽的底部通过导流套与所述排出物收集件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用缝合针沿着穿针孔将防脱帽与肠道缝合,此时肠道与排出物收集件连通,排出物流到造瘘口后先流入到导流套中,在流入到排出物收集件中。本技术方案通过排出物收集件将患者从造瘘口流出的排出物进行收集,使患者的排出物可以及时排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防脱帽与肠道缝合可以避免排出物收集件与肠道分离,从而防止患者的腹腔和伤口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帽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穿针孔,所述防脱帽的中部设有与肠道相适配的导便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套呈漏斗状,所述导流套的顶部与所述导便孔连通,所述导流套的底部与所述排出物收集件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肠道中的排出物从导便孔流入到导流套中,再流入到排出物收集件中,导流套起到连通防脱套和排出物收集件的作用,使排出物流畅流入到排出物收集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物收集件包括依次连通的导流管和收集袋,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套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流入到导流套中的排出物顺着导流管流入到收集袋中,当排出物收集满时,只需更换收集袋,快捷方便,提高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洁净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套的外壁连通有造瘘口清洗组件,所述造瘘口清洗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和水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导流套连通并伸入到肠道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患者的肠道还纳至腹腔之前,排出物不再排出时,手动挤压水囊,水囊中的水通过进水管对造瘘口进行冲洗,冲洗的脏水再由排出物收集件进行收集。造瘘口不可避免地会残留有排出物,此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清洁,并且残留的排出物可能会滴落至操作台上,本技术方案通过造瘘口清洗组件即可对造瘘口进行清洗,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进一步避免排出物感染腹腔和伤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套的外壁设有带密封盖的连接管,所述造瘘口清洗组件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囊与所述连接管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4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充电的景观互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用刮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