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储能装置的排烟系统、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1226.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辉;金秋;陈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5 | 分类号: | H01M50/35;H01M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金伟英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系统 以及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排烟系统、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装置,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组件,与每一所述排气口依次连通,用于收集所述排气口排出的烟气;至少两个导向组件,每一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每一所述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所述排烟组件之间,用于经所述排气口将所述电箱内部的烟气由所述排烟组件单向排放至所述箱体外。本申请中,当储能装置的电箱内部发生热失控时,高温烟气能够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经排气口定向排放至对应的排烟组件内,再经过排烟组件排放至箱体外。由此,能够实现电箱内部高温烟气的定向排放,避免电箱发生爆炸或者发生二次危害,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排烟系统、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需要利用储能装置缓解电网调峰调频的压力。而在多种储能方式中,电化学储能是发展最迅猛的一种储能方式。由于电池内部含有大量有机电解液,电池储能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当电池之间温度均一性较差或者电池发生过充放时,电池内部将发生热失控。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伴随产生大量高温可燃烟气,将导致电池爆炸或其他二次危害的发生,从而影响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储能装置内部的烟气排放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排烟系统、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排烟系统,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至少两个电箱,每一所述电箱上均开设排气口。所述排烟系统包括:
排烟组件,与每一所述排气口依次连通,用于收集所述排气口排出的烟气;至少两个导向组件,每一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每一所述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所述排烟组件之间,用于经所述排气口将所述电箱内部的烟气由所述排烟组件单向排放至所述箱体外。
通过控制设置于该电箱及与之连接的排烟组件之间的导向组件,控制该电箱上的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排烟组件的通断。由此,可使电箱内部的高温可燃烟气经排气口由排烟组件单向排放至箱体外。实现将电箱内部烟气排出的同时,形成一条单个电箱与箱体外部连通的独立排烟通道,可使烟气排放时不影响箱体内其他正常工作的电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支管道,每一所述支管道一端与每一所述排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
此外,每一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每一所述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所述支管道之间,用于将所述电箱内部的烟气由所述支管道单向排放至所述箱体外。
具体地,排烟组件采用管道方式,每一支管道对应一排气口,以将每一电箱内的烟气通过与之对应的一支管道单独排放,电箱之间不会互相影响,独立性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组件包括总管道,全部所述支管道均与所述总管道连通,并通过所述总管道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由此,可实现总分的管路布局方式,使每一个电箱与每一根支管道都可以单独安装,操作简单。此外,通过总管道将所有支管道进行汇总,统一排放至箱体外部,可使箱体内的管道结构更加清晰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每一所述隔板均具有用于缓存烟气的内腔,且每一所述内腔均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
每一所述排气口与至少一个所述隔板的所述内腔连通,每一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每一所述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所述内腔之间,用于将所述电箱内部的烟气由所述隔板单向排放至所述箱体外。
每一个隔板均能够对应多个电箱的烟气排放,并通过导向组件一一对应地实现每一个排气口处的烟气单向排放。由此,隔板的设置能够在实现电箱内烟气单向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简化箱体内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用于控制每一所述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所述排烟组件的通断。通过控制排气阀可以实现控制排气口及与之连通的排烟组件的通断,从而能够针对单个电箱实现独立排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1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