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73550.8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1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科安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一次 输出 端子 一体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包括电路板和壳盖,所述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铜条,且铜条的外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铁心和用于接线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和螺纹,所述接线端子的外部固定有螺纹,所述电路板的后端安装有隔离柱,且隔离柱的后端固定有底壳,所述壳盖安装于底壳的外部。该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与现有的普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相比,一次线硬化成铜条和接线端子一体成形,并采用延伸孔模内攻丝的工艺一次成形,降低接触电阻,适合自动设备生产,减少焊接点,也就减少了焊接工序和焊丝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互感器生产时需要使用到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
现有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用RV电子线穿过互感器后锡焊到接线端子上,生产工序较为繁琐,且消耗大量的焊丝,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包括电路板和壳盖,所述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铜条,且铜条的外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铁心和用于接线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和螺纹,所述接线端子的外部固定有螺纹,所述电路板的后端安装有隔离柱,且隔离柱的后端固定有底壳,所述壳盖安装于底壳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沿铜条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且接线端子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柱沿电路板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四个,且隔离柱的形状为圆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焊接点,也就减少了焊接工序和焊丝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板、铜条、接线端子和螺纹的设置,一次线硬化成铜条和接线端子一体成形,并采用延伸孔模内攻丝的工艺一次成形,降低接触电阻,适合自动设备生产,减少焊接点,也就减少了焊接工序和焊丝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2、铜条;3、铁心;4、端子组件;401、接线端子;402、螺纹;5、隔离柱;6、底壳;7、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包括电路板1和壳盖7,其特征在于,电路板1的下方设置有铜条2,且铜条2的外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铁心3和用于接线的端子组件4,端子组件4包括接线端子401和螺纹402,接线端子401的外部固定有螺纹402,电路板1的后端安装有隔离柱5,且隔离柱5的后端固定有底壳6,壳盖7安装于底壳6的外部,一次线硬化成铜条2和接线端子401一体成形,并采用延伸孔模内攻丝的工艺一次成形,降低接触电阻,适合自动设备生产,减少焊接点,也就减少了焊接工序和焊丝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时,首先电路板1通过隔离柱5安装在底壳6内,一次线硬化成铜条2和接线端子401一体成形,铜条2穿过铁心3,并采用延伸孔模内攻丝的工艺一次成形,降低接触电阻,底壳6与壳盖7安装后,形成保护壳体,这就是该电流互感器一次线与输出端子一体化结构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科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科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3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置物挂钩
- 下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存放用支撑装置





